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The 33rd HKIFF︰野性的Monika





Summer with Monika 係英瑪褒曼早期的作品,因此風格有一種比較幼嫩,還未形成的感覺,但已開始運用面部大特寫了。特別是Harriet Andersson 的大特寫,有一定的壓迫感。題材上未見突出,只是關於青年人輕狂歲月及兩性關係。

Harriet Andersson 幾乎全裸的演出當年驚爆全球,現在看來當然就是小兒科囉,但她的一舉手一投足確實演出了Monika 超級野性、放蕩不覊的一面。

Monika 的任性,害苦了Harry。但如果把電影跟現在的社會作一個對照,劇本可能會這樣改寫︰Monika 懷孕了,於是走去墮胎/Harry 迫他墮胎/或沒錢墮胎,於是棄嬰/男方發現原來生兒育女是一件如此麻煩事,於是老早跑掉,讓女方承擔一切等等。電影中如Harry 這樣負責任的十九歲小朋友,我的確覺得少見,正如數年前《早熟》的劇情老套及跟現實脫節一樣。

分別在於,那是褒曼,而且是逾半世紀前的作品,因此我的態度會比較寬容。

還有,電影未結束,藝術中心的電影院就開燈了。工作人員有那麼趕著收工回家嗎?今次不知是誰錯。坦白說,早在家明罵電影節協會前,我已一早在官方網看到影訊那篇不知所謂的報導。不寫是因為對電影節老早失望。無數次的事件只不過再一次證明,舉辦單位,從來都不尊重電影、不尊重觀眾。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世紀疫症。

任何名詞,只要在前面加上「世紀」二字,我就會覺得那是代表百年難得一遇的狀況。
誰知道十年不到,我們便經歷兩次世紀疫症。
又或者,那個只聞樓梯響的金融海嘯第二波,原來是任何人都預計不到的豬流感。
熊加豬,玩殘所有人。

這次的豬流感,症狀跟普通流感一樣。
大部份豬流感的病徵(蘋果日報︰咳嗽、發燒、喉痛、周身骨痛、頭痛、發冷、腹瀉及嘔吐;墨西哥病例還會出現眼睛發紅)我也有,又或者我知道我還不去看醫生就一定有。我不明白醫生如何看我兩眼就可以斷定我是普通「冷親」而不是豬流感。醫生為何問三數條問題,及看一看我喉嚨就可以放我走?我明白醫生是專業,理應相信他。但政府、世衛面對豬流感都嚴陣以待,總令我覺得醫生是不是該... 嗯... 緊張一點?例如,他為我診症是否該戴上口罩呢?真百思不得其解。

可以肯定的是,醫生開的藥可以令我10 分鐘內就覺得睏,我也開始不知道自己在喃喃自語些什麼。我還是快點走去找周公好了。祝各位身體健康,準備口罩。晚安!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The 33rd HKIFF︰夜之美





我看過《春光乍洩》,看過《迷情》,看過《女朋友》,看過《中國》。《過客》、《蝕》的影碟放在家裡沒有意欲拿出來看。然後昨晚就跑去看《夜》。

委實,看完《春》及《迷情》,我已經覺得我不會十分喜歡安東尼奧尼,他那「無劇情」的敘事方式,有時實在挑戰耐性。


昨晚,坐在科學館的演講廳看《夜》,才真正發現安東尼奧尼的利害之處。他的場面調度實在很捧,鏡頭的推進把畫面拍得很美。原來在大銀幕中才可真正感受到安東尼奧尼電影作品藝術性之高,亦證明之前是我有眼不識泰山。

美是美,但仍然挑戰耐性。安東尼奧尼很努力的把珍摩露的寂寞、跟丈夫及人群,特別是跟上流社會的抽離表達出來,特別是她從簽名會出走,之後漫無目的的到處溜達,藉以顯示其內心的鬱悶苦澀,的確可以令人看得昏昏欲睡。事實上,昨晚觀眾席上亦有人打鼻鼾。

我想除了出色的場面調度,《夜》更有趣的是那無處不在又很壓抑及含蓄的情慾感,又或者應該說,是對女性一種含蓄的慾望。

電影下半部中上流社會的派對場面,總令我想起維斯康堤的《氣蓋山河》中那四十五分鐘的舞會場面。雖然兩者想表達的有分別(《氣》說的是貴族沒落,《夜》想表達的是珍摩露跟丈夫的感情絕路跟格格不入),但畢蘭加士打在《氣》中的抽離比珍摩露在《夜》中的抽離更難演。珍摩露在電影中很主動的遠離人群,而畢蘭加士打是在熱鬧的貴族群中你都看得出他那種早已預料到貴族沒落的鬱結,那個對比卻更大。

結尾,珍摩露坦言自己不再愛丈夫。她朗讀了一封情信,丈夫問︰「那是誰寫的?」珍摩露說︰「你忘了嗎?那是你寫的。」然後丈夫一邊否認自己不再愛她,一邊強吻她。珍摩露一邊強調自己不再愛他,一邊接受他的吻。也許,這就是感情去到盡頭又無法解決的苦悶,於是只可以抽離。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救救城大

下午上班時,有一刻真的做到很暴燥很想哭,我上了面書同yahoo 新聞,發現城大師生今天發動了抗議要求校長郭位下台








我一直都抗拒在網上透露自己的私隱,今次除外。實不相瞞,我是城大的畢業生。我讀了那麼多年書,最開心、學得最多的是在城大的日子。城大的老師都很好,有一些老師職位不高,卻是用心教學的一群。在我眼中,他們的教學質素跟副教授以上的分別不大,因為我認為,老師的教學質素不關乎他們的職銜,而是在於他們有沒有用心教學,學生有沒有用心學習。現在,郭位決定放棄這一群好老師。我一直都質疑,叫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表現作評估,作用及準確性究竟有多大?有幾多學生會認真上網做那份evaluation?學生討厭老師的話,就會把老師的教學表現評得一文不值,更大部份的同學都是但求交差,求其在各項目中為老師打上「3」分就算。現在郭位就要從這些可靠性低的問卷調查結果中,來決定老師的去留,以及繼約年期,我真替那些只負責教學不做研究的老師不值。為了排名,郭位要裁走只負責教學的老師,同時要求其他老師既做研究又教學,研究做得好就是王道,教書教得差亦不需擔心被裁,到頭來受影響的還不是學生?亦對多年來對教學有貢獻的所謂「低級」教員不公平。






















城大不是香港人眼中所謂的top 3 U,我卻認為城大學生不比其他大學學生差。城大的學生,一向不平則鳴。除了升格為大學不久的樹仁外,其他院校我都踏足過。始終城大的民主牆最熱鬧,很多同學對政府政策、對學校政策、對政治事件等發表意見,又有很多同學回應。雖然未必是高質素的討論,但那種互動總令我覺得城大充滿活力,而且充分體現了言論自由。今天,當我看到有八百多位師生一起靜坐,那種團結的精神令我感動,亦遺憾不能身處其中。我以身為城大生為榮,亦為城大將來感到擔憂。


相關新聞︰
城大加油︰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79783271502#/group.php?gid=67712001940

絕響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牢騷

1. 探黃醫生的代價是$2320 大元。感覺是廿分鐘不夠便把Nokia 新推出的E63 丟落鹹水海。
2. $2320 是前奏,兩個星期後仍然繼續擲錢落鹹水海。
3. 這一年多我花費得最多的是醫藥費,然後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走去做醫生(我讀醫科的話真的很詭異)。
4. 我是不折不扣的人文學系畢業生,當初我進大學時,哲學跟政治學科二選一中選了後者。我一直沒有考慮要讀其他學科,因為我相信讀書,是為了興趣。
5. 但出來社會做事後,才發現我天真得可以。
6. 面書上有一群組叫《讀蘇蘇嘥人(Social Sciences)是不會揸兜的》,我加入不是因為認同讀蘇蘇嘥人是不會揸兜,是因為我希望在香港讀蘇蘇嘥人是不會揸兜。
7. 因為我現正揸兜。
8. 當然我認識的某一部份讀蘇蘇嘥人人幹得很不錯,但可惜那不是我,而且他們的工作其實跟本科毫無關係。
9. 他們幹的,還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10.可能是我本科的問題吧,我見某部份人文學科的畢業生幹得都不錯。
11.但真正幹得出色,賺最多錢的,還不是商科畢業生走去從事金融銀行業?
12.雖然你可以說,現在他們面對最大的失業危機。但難道做其他行業不會失業嗎?
13.說到尾,如果我不移民的話,我希望我下一代不要主修蘇蘇嘥人,香港這個地方,從來都不重視人文學科的畢業生、人文學科及人文精神。讀專業學科好了,如果他/她真的有能力讀醫,請他/她將來做醫生,而且是專科醫生。
14.人文學科及社會學科的價值在於教導學生不止著眼於效率、效能及利潤,而是用不同角度去思考社會生態問題,關注弱勢社群、社會是否公義、政府權貴是否濫權等,這亦是一個社會越來越文明、越來越進步的動力來源。
15.如果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是因為港人不喜閱讀,我倒認為真正原因是香港這地方不重視人文精神及社會科學,而只著眼於利用最快的速度賺取最多的金錢。
16.就似暴發戶,只得腰纏萬貫,卻沒有內涵教養。
17.一個社會如此,死不遠矣。
18.悲哀的是,香港死前,相信我會先揸兜而死。阿們。

----------------------------------------------------------

悼 阿叔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如果的謬論

今天蘋果日報說內地早就著手另立管治團隊「接管」香港,其實是政界中公開的秘密。路人皆知真正「打理」香港事務的是「西環」那個辦公室,而不是中環那個。不過西環那個辦公室擺明車馬撰文「建議」在港另建第二支管治隊伍,的確令人心慌。

先不說中共培訓人才「接管」香港那麼大件事,連香港大學罷免學生會會長傳聞是共青團團員的陳一諤那麼小事,西環辦公室都要插手,你就知道現在事無大小,總之西環看不過眼就要管(可能成龍就是西環代表)。

但今次想說的並不是西環治香港這個政治悲劇,我想說的是陳一諤的謬誤。

陳左派說,如果學生在5 月30 日就已經停止聚集,那麼就不會發生六四事件,然後再以反問形式去暗示柴玲有私心云云。

當年親眼目睹事件經過的人當然絕不同意,但80後才出生的人就可能誤墮這一個圈套,而支持其說法,繼而對中共寬容。因為這是一個邏輯上的謬誤,叫Red Herring fallacy。

The red herring fallacy is committed when the arguer diverts the attention of the reader or listener by changing the subject to a different but sometimes subtly related one. He or she then finishes by either drawing a conclusion about this different issue or by merely presuming that some conclus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so doing, the arguer purports to have won the argument.

To use the red herring fallacy effectively, the arguer must change the original subject of the argument without the reader or listener noticing it. One way of doing it is to change the subject to one that us subtly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subject.

A second way of using the red herring effectively is to change the subject to some flashy, eye-catching topic that is virtually guaranteed to distracted the listener's attention. Topics of this sort include sex, crime, scandal, immortality, death, and any other topic that might serve as the subject of gossip.
摘自Hurley, P. J.(2000).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簡單點說,即辯論者為了證明自己是對,於是把討論焦點扯開、混淆視聽。有兩個做法,一是把討論焦點改變,轉移到相關的題目去。第二就是把討論焦點扯到另一些大題目上去。陳同學的言論,是用了Red Herring 第一種手法。即把焦點集中於柴玲及學生身上,希望帶領群眾討論學生不願離開是錯,繼而把中共鎮壓學生的罪減輕,變成迫不得已的出手。其論點,亦可被視為犯上Confusion of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即混淆相關及起因。

很多人或會認同,如果學生一早散去,中共根本不需要鎮壓,悲劇自可避免,因此學生有錯,中共迫不得已。如果按此謬論推下去的話,可這樣想︰如果學生們沒有出生,根本就不會發生六四;如果學生父母不會結婚,學生就不會出世,就不會發生六四;如果不是科技進步發明了坦克車及槍械,就不會發生六四;如果當年希特拉的母親有用避孕套,希特拉就不會出世,那麼六百萬個猶太人就不會被屠殺等等。

那麼陳一諤為何不這樣想︰如果當年中共不是那麼貪腐、不是那樣對待胡耀邦,學生就不會要求反貪腐、要求民主及自由,就不會發生六四;如果當時李鵬肯出來跟學生對話,就不會發生六四。

如果當時沒有領導下令出動軍隊鎮壓,就不會發生六四。

可能陳一諤所犯的fallacy並不是我指的那兩種,畢竟我放下了邏輯好一段長時間,荒廢了也不足為奇。但我真心認為年青人應多讀邏輯學,特別是身處於現今香港這個洗腦式教育及傳媒的社會裡,這可幫你分辨是非黑白,避免被人矇蔽。如果陳同學口口聲聲說自己是獨立、批判及理性地思考六四,我倒希望有人可以用真正的獨立、批判及理性思考去續一攻破他那番謬論,讓大家看清事實。因為當第二支管治團隊正式接管香港後,我們便沒辦法再把事實越辯越明。當我在這個格部落發表了《我和我的8964》後,來自內地的讀者多了。我會慶幸,原來內地仍有人想知道更多關於六四的事,但想深一層,內地應該很難在互聯網上尋找得到關於「六四」的文章吧,那些究竟來自內地的讀者是何干人仕?我們現在可以大談六四,若干年後,會否有人因言入罪而要坐文字獄?

請珍惜,及悍衛我們現有的自由。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X

1. 我終於都決定去探黃醫生,要準備銀包持續大出血。
2. 去之前又要先看一次西醫門診拿轉介信。
3. 家庭醫生開的抗敏感藥跟安眠藥沒分別,我現在睏得可以表演男伴的絕技--五秒鐘內睡著。
4. 持續打呵欠令我無法專心工作,雖然這陣子的專注力一向低於水平線。
5. 我對著令我困擾的工作,無話可說,只得無奈。
6. 我屬於所謂的Y 世代,但我的要求其實跟所謂的X 世代沒分別。
7. 還不是想要層樓,安安定定的生活?但有誰不是?
8. 我不明白為何我這一世代要用Y 來作代號,而上一輩,即由戰後到1975 出世的要用X來作代號。
9. 不過越做越差、越做越左的TVB,其星期日檔案越做越求其。繼翻炒幾年前又被他炒得起的熱門話題港男港女後,今次的XYFJSI(&*(%*&^*(IGUITT^&T&*VB,其實我不知道其想表達的是什麼。
10. 星期日檔案說,Y 世代常常問WHY。那麼X 世代常常說X 嗎?難怪煲呔曾識狗噏。
11. 識狗噏的除了煲呔,還有名銜包括國際武打巨星、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世界傑出青年、MBE勳銜、世界傑出華人青年、香港旅遊大使、銀紫荊星章及亞太區旅遊大使等的成龍。
12.成龍狗噏,不足為奇,他只不過再一次證明自己的無知。
13.證明那一大堆名銜,真的只是名銜而已。
14.但我發現他原來辣慶埋國內同胞,發表比愛因斯坦相對論更震撼世界的國產電視爆炸論、日本電視好好用時,才驚覺他原來真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15.難怪佢係咁俾人X 啦,真係抵俾人X,X!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原則就是原則,六四不能忘記。

從網上看到這個,跟大家分享。



穩定壓倒一切,就壓倒了數千名手無寸鐵的大學生。廿年前的他們,因為看到社會的不公義站起來而被坦克車壓倒,廿年後的你們究竟在做什麼?

小時候的我,看到的正正就是那些片段。你怎能忘記?又怎能妥協?又如何讓步?才可令到你的良心泯滅?

就是不能夠。

關於漫畫的一二事

人越大,越看得少漫畫。現在我只會看的只有浦澤直樹及安達充的作品。想想,我跟隨他們的作品都已經超過10 年了。就算不是狂熱,也算是虔誠的信徒吧。






浦澤直樹的新作,叫《BILLY BAT》,是跟《MONSTER》、《20世紀少年》及《PLUTO》 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老師的毛病又發作,《PLUTO》未完,就走去製作《BILLY BAT》。現在《PLUTO》已連載完畢。我一直都是在線上觀看,日本一有新連載,被人翻譯後就會放上網,所以日本譯名經常轉來轉去,每次又只看十多頁,不能夠一口氣看完十話,實在難以評定《PLUTO》究竟好不好看,亦不知道《PLUTO》有否因為老師的「貪新忘舊」令到它爛尾。但感覺上,結局還是可以,起碼不似20世紀那麼失控。

仍然未看《BILLY BAT》,不知道好看否?




之前都是在線上看安達充的《CROSS GAME》,沒多久便失去耐性,因為等連載等得太久,我實在無法每次只看十多頁,結果放棄了。最近我終於都拿起一整本漫畫書來看,發現安達充的漫畫一定要連續看十話才會好看。安達的經典作是《TOUCH》,我卻更喜歡《H2》,十多歲時老是希望將來的伴侶要像《H2》中的國見比呂才好,我不是公主,不需要王子,但我想要的卻是有著不凡才華的英雄(不是橘英雄)。但其實我明白,國見比呂又或是Pride & Prejudice 的Mr Darcy,都只會存在於虛構世界中。

論故事性及題材,浦澤的比安達緊湊及多元化,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買過浦澤的作品,安達的除了《CROSS GAME》都算齊全了。我想除了死不斷氣的《NANA》外,以後我都不會再線上看漫畫了。而當《GROSS GAME》單行本連載完畢後,我一定把一整套買下來。至於浦澤的,迄今仍未打算要買下他的作品。我想其實我最喜歡的仍然是安達充吧。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The 33rd HKIFF︰褒曼的回憶




Bergman 為Bris 拍一系列的廣告,不無驚喜,原來這個人真的有好玩的一面。

我想,這應該是褒曼最後一次說自己了。

關於這部紀錄片,沒什麼好說,除了它說的不夠深入外。但又有何相干?關於褒曼電影的書實在夠多了,包括褒曼自己寫的。儘管不夠深入,但確實令觀眾了解他多一點點,及看他如何自我修正之前對自家作品的言論。會看這一套紀錄片的,該是真的喜歡他的人吧,當然亦有人做陪客,今晚坐在我右邊的就是了。

入場,是希望見到Bergman 自己說自己,見到他表情、聽到他聲音、看到他的動作。拍攝時Bergman 已經八十多歲了,仍然壯健,腦筋及記性比我還要好。Bergman 說,他這一生一直害怕死亡,我想,直到他死前時,應該仍是很清醒吧--我無法想像他有不清醒的時刻--這樣清醒地面對死亡,儘管他說他對死亡已另有見解,我好像仍然感到他面對死亡時的恐懼。

關於死亡,Bergman 花了一生去思考,究竟死亡是什麼一回事。當他想透原來人死如燈滅,根本沒有什麼會留下,所以不用害怕時,他最後一任妻子Ingrid 卻離開了。妻子之死,令他對死亡產生另一種恐懼--如果死亡等於一切都終結,那麼他便無法再見到Ingrid,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可是,他感到妻子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Faro Island 陪伴著他,他開始認為死亡不是終結,死亡是指肉體上的終結而已,他知道Ingrid 一直在等他,他已經準備好去見她,他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再見,然後Bergman 不再害怕死亡。這個近乎迷信的想法,令我感到原來這個風流不忠成性的導演,對他最後的妻子,是如斯一往情深。幾乎肯定Ingrid 是他一生中最愛,甚有可能是唯一的真愛。他說起Ingrid 離開時,幾乎可以看到他的眼淚,我完全可以感到Bergman 仍然沉溺於喪妻之痛當中。那一刻,很感動。不少人戲言,褒曼死後,會見到跟他同一天離世的安東尼奧尼。我想,Bergman 見到的該是他妻子吧--如果人死真的不是如燈滅的話。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感激導演為褒曼作最後一次活生生的紀錄,留下他鮮為人知的感性一面,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我和我的8964

感激陳一諤曲線支持平反64 激發更多人參與64 20周年紀念活動

今年初,面書上有一個新群組,叫《我和我的8964》。這是一個徵文活動,希望每人都寫一篇關於64 的文章。我從沒想過要寫,但陳一諤的言論,令我覺得不寫不行。

1989 年,雖然當時我只得幾歲,但一切記憶猶新。我記得當年每晚新聞,都是在播一大群哥哥姐姐在一個廣場中,帶上頭巾,絕食。我見到很多由布造成的大橫匾,上面寫的都是反貪污的口號,每天的新聞報導都在說「今天已是學生第x 天絕食」。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我不清楚,當時我連什麼是貪污都不知道,我卻記得家人帶我去一百萬人大遊行。印象中,那是香港人最團結的一次,連03 年7.1 遊行都比不上。然後我記得有一晚凌晨,家人在客廳靜靜的看新聞,家裡的燈都沒開,唯一的光線是來自電視機的新聞直播。那一晚,正是六四。在這之前,趙紫陽才對絕食學生說過國家不會秋後算帳....當年我年少無知,正正因為我是小孩,所以才對如此令人震驚的片段無法忘懷。

那晚之後,陸陸續續有很多人移民,然後又甚麼居英權問題,我依舊不清楚是什麼一回事。長大後才明白,原來所有事,都跟六四扯上關係。 進大學之前,我跟朋友去了一趟北京。當地的導遊居然在車上提起六四來,我依稀記得,她說因為我們是香港人,才敢說。她沒有詳細提起當晚情況,卻說起當時解放軍行哪一條路通往天安門廣場,又說起當時有不少北京市民出去救學生,亦有人怕惹麻煩,見死不救。 因為六四,我才希望對中國研究及政治有興趣,因為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政府要對付自己的人民。那些都是手無寸鐵的學生、工人,甚至北京市民啊!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事要遭到這樣的對待?

我一直認為,8964 是一件大是大非的事,根本不用去討論什麼合理不合理。20 年了,人們開始淡忘,我見到新一代的,甚至上一輩的,對六四淡然,有些覺得不要再去執著、有些認為中國都已經進步了,忘記過去吧、有些認為都是當年學生的錯、更有人認為,究竟六四片段、圖片是否作假。每次聽到這些是非不分的言論,我都感到難以置信。我親眼看到的,已經是最好的證據。難道當晚全世界看的都是假的嗎?難道全世界都與中國為敵嗎?難道北京導遊會特意講大話討好香港遊客來賺多些小費?一百萬香港人上街為的是什麼?當晚北京市民冒著生命危險營救學生營救工人,為的是什麼?是良知呀!是每個人都有的良知啊!六四要談論的,是平反,那不是動亂,是一場反貪腐、愛國民主運動,而不是討論那團被壓肉醬後仍然有人樣的照片是否偽造、不是討論被壓的是解放軍還是學生、不是討論學生領袖是否「走佬」。怎可能如此混淆視聽、轉移要討論的話題?怎可能把黑說成白、倒是成非,把一切歸咎於學生身上?難道是學生坐在坦克車上?是學生開槍嗎?是當權的下令鎮壓呀!內地生有這樣充滿歪理的想法是預料之中,因為他們一直活在封閉六四的社會裡。可是,生長於香港的大學生豈能如此?今時今日,我看到陳一諤的言論,真覺得陳一諤愧做大學生。當年的內地學生因為希望中國推行民主把性命犧牲,陳同學在廿年後卻為當權者屠城的責任開脫,然後再以「獨立、理性、批判思考」來為自己辯釋。諷刺的是,其「獨立、理性、批判」思想的論點,跟當權所說的,還不是沒兩樣。只顧著辯論學生領袖走佬是否正確,卻對共產政府利用自己軍隊,鎮壓沒有攻擊性、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這大是大非的事實視而不見,你的腦袋是如何運作?你的邏輯思維有多捧?你的道德良知究竟在哪裡?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以才為貌

香港陸陸續續有人知道英國Susan Boyle 事件。這名單身失業肥女士,其貌不揚,走去參加Britain's Got Talent。一站上台,被台下觀眾、評判鄙視。刻薄評判Simon 一聽到Susan 已47 歲就嘆氣,觀眾一聽到她想成為職業歌手就嘲笑,Susan 說她想像Elaine Paige 一樣成功時,台下的人都露出鄙夷的神情。然後她唱Les MiserableI Dreamed A Dream,第一句未唱完時,觀眾及評判由嘲笑到錯愕再到驚嘆,然後一起歡呼。Susan 在那幾秒鐘,由一名所謂的失敗者,變成了超級新星。據說,已有唱片公司想幫Susan Boyle出唱片,Susan 終於都夢想成真。

這個真人真事,還不是說明了世人多數以貌取人。你的外貌、身形、衣著及談吐往往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然後把你定形。所以中國人說得對,先敬羅衣後敬 人,人就是這樣膚淺。而Susan Boyle 的經歷,還不是狠狠的摑了以貌取人的人兩巴掌,變成一地眼鏡碎?確實,自己都算是膚淺的人,跟陌生人開始交往之時,如何做到人不可以貌相?但做了廿多年人, 我發現很多外表平凡到不得之了的人,都是真正有才幹的人,他們的學識之淵博、思想之清澈、心胸之廣闊都令我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學養--謙虛, 而且成熟,不會不停標榜自己如何優秀、如何突出,這才真正令人心悅誠服。相反,經常吹噓自己有多捧的人,或總有意無意表露自己是優秀的人,不錯是有點天 份,可是比他們能幹的實在比比皆是,因此顯得他們特別討厭。

這個真人真事,亦可說明了這個社會已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傳播媒體之發達,做成遍地黃金機會。歷來有不少人都因為參加了真人秀而打出名堂來。一個節目,只 要多觀眾收看,參賽者上台表演,只要表現得好,除了贏得獎金獎品,更會極速成為明星,一反成名要捱不知多少年頭、如何向各大電影、唱片公司自薦等的傳統。 輸了也不緊要,有人賞識就行了。外國Next Top Model 系列、Got Talent 系列,甚至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等等,不是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星出來?打造新星除了是這些節目表面之目的外,亦是其成功之道,有誰不喜歡看平凡人變明星、 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故事?更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有成為歌手天份的,都走去參賽。這促成了這種真人秀長做長有的原因--因為這世界太多人尋夢、亦有不少有才華的 人。唱片公司亦樂於在這些比賽中找到潛在賺錢「商品」招攬到旗下去,宣傳工作亦易做得多,因為真人秀本身已達到了宣傳的效果。不參加比賽的,在互聯網上, 亦有不少人寫blog 寫到出書,一嘗做「作家」的知味,或把自己的歌聲放到互聯網上去尋找知音人。至於能否做得出成績來,而其成績是否曇花一現,就要看各人的造化,及有否好好 把握機會了。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沒有希望的最後之希望



電影節正節期之後、回顧展之前,我終於走去看了《20世紀少年-第2 章-最後之希望》。經過第1 章的洗禮,我對第2 章已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但基於我是浦澤直樹的小讀者,而且聽說這一章是浦澤老師把原本想畫進漫畫裡,卻最終都放棄了的情節搬上銀幕,就即管去看看吧。

誰知,一如我2008 年3 月所說的一樣︰改編漫畫多數不好看、所謂的大制作都很難看。第1 章已經夠難看了,第2 章更加難看!我邊看邊想︰不如唔好拍真人版啦,而家影衰成套漫畫...

我知道我這樣說很苛刻,但我真的覺得難看。首先,太多太多不合理的地方,我知,漫畫跟電影情節從來都不合理,聽故唔好駁故,我知。但可不可以處理得好一些?電影一開始,珈南被扣押,遇到了今集可有可無的蝶野,然後兩個陌生人無啦啦交待自己身世?珈南居然主動跟別人提起自己是「恐怖份子」健次的姪女?然後把健次的歌給蝶野聽,蝶野居然感動得哭起來?這一幕,我看到毛管戙,不是因為被打動,而是因為太過突兀。

電影中很多無關痛癢的細節保留了,而且跟漫畫一樣。重要的場面卻全改了,我看得不是味兒。電影把「新預言書」簡化了,教宗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珈南何時跟小泉一起去朋友樂園進入Bonus Stage?然後珈南從虛擬世界中知道自己身份?不要說笑吧!山根跟落仔於大庭廣眾之下剌殺朋友,完全是作出來的。漫畫已經夠亂了,但電影這樣改來改去,就不止亂,而且散。

我不知道浦澤老師有沒有參與寫劇本,如果一如傳聞所說,老師是想把自己構想的另一些情節放進電影中的話,那麼基乎可以肯定,「朋友之死」及復活改成這個樣子,完全是因為老師在自我修正,把「朋友」減至一人。因為漫畫中,落仔的確親眼見到朋友被殺,而且已知道朋友是服部。(當然你可以說漫畫中,服部不是真的「朋友」,他是被真「朋友」老點去扮「朋友」做替死鬼,令朋友實現新預言書中的復活計劃,於是電影改成這樣,是避免觀眾看不明白,但我認為,老師是不想重蹈覆轍,打造 N 個朋友出來。)

如果浦澤真的有份改寫劇本,那麼老師決定電影中珈南從bonus stage 中知道自己身份就顯得不合理了。bonus stage 在漫畫中的重要性,是因為它可以揭露真相,從回到1971 的世界,重看健次他們經歷鬼屋事件、理科室的鬼故事等中,找出誰有超能力--內裡的虛擬,是根據朋友童年回憶來建構,所以他出現在1971年的虛擬世界中跟珈南說起她的身世,是絕不合理。我不知沒看漫畫的人走去看第2 章會有何感覺,但有看漫畫的如我,看得極不過癮。我預計電影不會跟足原著,但可唔可以改得好睇d 呀?仲有,配樂可以配合劇情多少少嗎?

找平愛梨來當珈南,是一大敗筆。平愛梨完全不像珈南,演技之差是原因之一。珈南有其溫婉、冷靜、堅強及有智慧的一面,但片中的珈南,除了打打打、黑口黑面外,就什麼都沒有。平愛梨只懂乸埋口面扮倔強,誤以為這就是堅強,結果令珈南變成極不討好的角色,而這個角色卻是今集的主角。唉。

扮演小泉響子的女演員卻意外地討好,因為跟漫畫太相像了。黑木瞳氣質亦跟原著角色相似。罵罵罵完後,最終章還是決定會去看的,儘管看預告已經知道都是瀨嘢居多。唉。


延伸閱讀︰漫畫萬歲!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錯愛︰有眼無珠 vs. 目中無人

正式把王家衛在我喜愛的導演名單上除名。

過後我問他(即王家衛): 「終極東邪會否正式放映?」他直截了當地答: 「不會。如果你是導演,這樣被無恥的觀眾「問候」,相信你也不會將自己的心血獻給有眼無珠的他們吧。」--AV Magazine

對,我是有眼無珠,因為我覺得我鍾意錯咗佢!原來有天份就可以不尊重人?就可以目中無人?到頭來都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這個人沒得救,電影拍得再好都係咁話。何況他的電影不至於去到極好,頂多只是比較有格調而已。他的電影之所以比較「好看」,還不是因為有好的攝影及剪接?

我把王家衛除名,當然他不會知道,亦不會在乎。但我實在無法喜歡一個沒有品的人,這會顯得我很沒品味,所以這個除名除得我心安理得。

----------------------------

曾經多次認為,有才華的人最吸引我。但最近我才醒覺,原來我忽略了品格的重要性。我發現,就算是多麼有才華的人,只要他是一個自大狂、喜歡小覤別人、喜歡在背後說人壞話、踩低其他人同時不停讚美自己、小家子器,我都討厭到極點。這些人,女的叫bitch,男的叫asshole(你可以借用Woody Allen 在Annie Hall 中那個比較斯文的說法︰anus)。我原來就極討厭這些目中無人的人,但卻在喜歡人時很少會考慮到「品德」這問題。下次如果面書在玩什麼什麼擇偶條件16 問的遊戲,第一位應該寫品格好,其次才是「叻」。我現在才醒悟這個陳腔濫調,真後知後覺。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The 33rd HKIFF︰港產片於寶萊塢復活



復活節於文化中心看到港產片於寶萊塢復活。

上年的iff,我沒有去看Om Shanti Om,從連線中看到舖天蓋地的Om Shanti Om 的讚嘆,我已經知道我錯過了印度好電影,今年唯有走去朝聖一下。

雖然沒看過印度片,但之前Slumdog Millionaire 紅爆全球時,報紙雜誌都紛紛介紹印度片(雖然Slumdog 根本就是英國片),令到我對印度片有些許的認識,知道印片非常著重娛樂性,以及由於有大量歌舞場面,所以印片片長動輒便三小時。這部《從印度到中國》亦包括這兩項元素,更甚的是,亦有大量港產片元素,片中種種令我想起以往港產片不同時期,Sidhu 於中國鄉村中喝醉酒時令到耍Hojo 手下暈舵舵很有《醉拳》影子,Sidhu 在飛機上發夢,於紫禁城又唱又跳,可能是一片黃色的關係,令我想起《滿城盡帶黃金甲》(雖然這不是港產片)、然後一跳到民初服飾時,是《上海灘》加周星馳《功夫》,特別是Sidhu 拜Chiang Kohung 為師學武的場口、過程跟全盛時期的港產功夫片、邵氏功夫片的格局幾乎一樣。

但重要的是,就算你覺得《從》有眾多場面都是從港產片中得到「啟發」,你都不會覺得這是抄襲,因為它抄的,是某一些動作場面,而非故事本身(村民以為Sidhu 係Liu Sheng 轉世叫他到中國去),於是你不會覺得它沒有創意,你最多覺得「玩嘢」。在這一點上,你不能不佩服。

這是一部娛樂性豐富的片子,對於這一種電影,我要求的不高,所以情節有多不合理、有多無厘頭總不會介意,你進場求的是輕鬆跟大笑一場,它總能滿足了你。總之不是爛片,就可以了,何況在製作上,你的確看到它認真的一面?

在印片中看到港產片的影子,總有一種自豪感,諷刺的是別人集你的大成於一身而且成績斐然(觀眾反應熱烈),就會想,港產片、香港電影圈何時才可真正的一洗頹風、復活起來?別人跟你學習的同時,你們也快跟別人學習一下,看一看人家的成功之道吧。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The 33rd HKIFF︰捷古華拉與中國

事有湊巧,這兩部電影的背景,都是跟共產黨有關。





捷古華拉。上集說過,捷古華拉,或攪革命的人,都是有點瘋癲。雖然捷古華拉片中說,愛才是革命最重要的特質,對人、真理及公義的愛。我卻認為,天真,即美其名的過度理想主義才是革命的元素。一群發起攪革命、提倡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人,心中總是有個理想國,所有窮人,特別是農民,都可以接受教育、可得到醫療服務,最重要是有自己的土地,不用被地主剝削。為什麼會想攪革命?不就是因為對不公平的現狀非常不滿,而且無法用現有制度去改變,唯有來個顛覆的革命。革命成功的元素,是民眾的支持,而這班民眾都是要求變的才行。哲古華拉在自家地頭取得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革命成功加強了他實行理想國的決心,及信心,結果他的天真在玻利維亞拿了他的命。捷古華拉只得滿腔熱誠,卻忽略了現實,玻利維亞人會相信外國人帶領的游擊隊嗎?玻利維亞人會認為外國人是為了玻利維亞人福祉著想所以來攪革命嗎?美國的介入當然是革命失敗的重點,但我認為,得不到當地人民的支持是另一個致命傷。從來輸出革命要成功,全賴一個國家的共產黨協助另一個國家的人成立共產黨,再由後者去攪革命才能得到當地人的支持,前者只能提供協助,你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去帶領,一定不管用。於是,其他人看到完人,我卻看到一個對理想充滿熱誠得接近天真的人。

還是說回電影本身吧。上集的確比下集好看,無非是因為下集太多游擊戰。結尾的槍斃,以捷古華拉的第一身去拍攝,我一廂情願地覺得這是蘇德堡對捷古華拉的一種尊重,如果用第三身去看這位革命英雄被打死,感覺未免太殘忍?有誰忍心見到英雄落得如斯下場?至於整部電影出色否?我覺得頂多只是不錯,未至於十分好看,上集的鏡頭運用比較大膽,下集比較平傭。現時為止,蘇德堡眾多作品之中,最喜歡的仍然是《毒網》。

為什麼iff 不為這部電影找贊助中文字幕?《我在娥摩拉的日子》沒有必要有中文字幕,這部卻很有需要。當我聽力有問題,上集經常出現西班牙口音的英文搭著西班牙語,我真的聽不到,黑白片段用上白色英文字幕,我又是看不到,卻苦無中文字幕,於是看得很辛苦,理解得更辛苦。





安東尼奧尼眼中的中國,究竟是怎樣?是否真的一部反華紀錄片?當年《中國》被禁,原因是四人幫認為《中國》呈現不到當年革命的美好一面,只拍不好的一面。我不知安東尼奧尼引用了「知人口面不知心」是否有「串」當時中國之嫌,我認為,他指的是中國那麼大,你永遠都無法可以完全理解這個國家。這一部紀錄片,完全是以旅客的身份去出發,用一個純觀察的角度去拍攝,片中完全沒有任何被訪及受訪者的出現及對話。安東尼奧尼只拍他見到的人事出來。

我邊看邊認為,這分分鐘是中國的奇趣錄,特別是第一部,安東尼奧尼所拍的,有一種瀛寰搜奇的感覺,他拍下了當時的菜魚肉市場、學生在做早操、老人在練太極、人們在天安門廣場拍照留念,最印象深刻是拍攝一位孕婦剖腹產子的過程!是利用針炙麻醉方法!!血淋淋赤裸裸的把整個過程拍下來!(我一直都打算,將來懷孕的話一定選擇剖腹生子,因為實在怕痛。但今天看完後太震撼了!這是《中國》給我的陰影,現在我寧願選擇自然分娩。)他拍下的,都是外國人眼中覺得奇怪及有趣的事物,而且這些事,都是關於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片段。

至於第三部結尾的雜技表演,是不是批判中國?可能我天真,我認為安東尼奧尼覺得這表演太精彩,而且是西方社會完全沒接觸過,所以把它下來。是不是丁點兒牽涉到政治的都沒有?都不是,紀錄片中提到所有學校教的歌曲內容都是歌頌革命及歌頌毛澤東,學生唱時天真無邪的樣子已說明他們根本不明歌詞的意思;明朝十三陵裡展覽的解說,以明朝的生活來作一個反教材,教導本地遊客革命是必須等,這算不算批判?這只是一場活生生的紀錄,只是純粹指出當時的情況。

《中國》拍了北京、河南、蘇州、南京及上海拍攝,你亦看到這等地方之間的分別,上海就算在文革時期,都是最繁華的。

面孔是這紀錄片的主角,觀眾可以從鏡頭所捕捉的表情去理解當時中國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片中所有中國人都很和善,他們對鏡頭敏感又好奇,卻又害羞。從他們的表情裡我看到他們單純又良善,都是可愛的中國人。亦看不出他們對生活很不快很不滿,就算是河南這個所謂窮鄉僻壤,都比現在我們看到中國貧窮的一面好多了。這真是一部反華電影?所有火紅年代出現的文革批鬥、飢荒等等都欠奉。我倒認為這甚至是歌頌中國的一部紀錄片。至少當年仍是文革年代,所拍出來的中國人生活面貌,跟讀中國研究的我想像的有很大差距。乜原來當年個個都生活得咁安定架咩?


兩個國家、兩個共產黨,都推翻自己不滿的政權,進行革命。然後兩個國家一樣的變成極權國家。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有多理想都好,人的劣根性永存,意識形態不是實體,可以把它描述得要幾好有幾好,人卻是實體,沒可能有完人。

我一邊看一邊想,當年在片中所看嬰孩在1989 年最少都17 歲了,不知道他們當中有沒有人參與89民運?仍然健在嗎?如果否的話,希望你們報夢給那個不知所謂的港大學生會會長現形左派陳一諤、及冇跟錯姓的內地生曲同學等,好好教育一下這些連最基本的是非黑白、無法分清錯對的大學生!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碎碎唸

我上一次買的O.S.T 已經是The Pianist 了。數年光景後,終於都買了另一張,是《禮儀師之奏鳴曲》。電影是兩星期多前看,片中配樂卻在腦海裡縈繞到今,猶如魔咒一樣,實在沒辦法,唯有買一隻。好的電影配樂,是在電影熱潮過後,當音樂響起時都可以立即令你想起電影片段,然後情緒仍然能被牽動。今天,我再聽《禮》到的主旋律,仍有一陣悸動。久石讓差不多是這部電影的神。

------------------------------------

無線十一時新聞,已經是完完全全的cctv 化。我杯葛,是好應該的。我不要需要任何形式的洗腦。當所有傳統媒體都已經完全變質時,我們的最後防線就是互聯網,我開始明白,為何內地要控制的互聯網。

------------------------------------

這個星期的中藥比上星期的更難喝。上次的我覺得苦到嘔,今次我卻喝都喝不下。下午喝了這藥後,藥味在我口中久久不散,到現在我仍然感覺到它在我口味,而晚上的,我還未喝。我突然懷念上星期的苦。

------------------------------------

我很喜歡梅窩,那裡很舒服。那兒的貓都很黏人。

------------------------------------

復活節假快到,我一點holiday mood 也沒有。

The 33rd HKIFF︰用懸疑包裝的喜劇?




我的電影節似乎越後越精彩,繼昨晚的《荒天下之大教》後,今晚的《靚太查案記》又是令人捧腹大笑的作品。

我沒看過原著,不知本身故事如何,單就這部電影來說,與其說這是一部懸疑偵探片,不如說這是一部喜劇。確實,這部電影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例如女主角Mrs Beresford 看到老鼠時的反應、Mrs Beresford 自認寡婦被Mr Beresford 知道後的情況等,都令觀眾看得很開心,特別是Mr Beresford 穿蘇格蘭裙時,手上拿著皮帶的扣被水渠蓋鉤到這一幕,基本上是喜劇才會出現的橋段。為了突出女主角是一個想像力豐富的人,於是加插了兩幕Mrs Beresford 有趣的夢境。但問題就是出在這裡,大概是因為導演跟編劇很落力營造喜劇感,使電影有點鬆散,亦令到片中真正關於查案的過程、推理的情節接近零,簡介中什麼有機智的查案過程與濃厚的懸疑氣氛完全是誇大其辭,靚太查案的過程也太順利了吧,棄屍地點一猜就中、藏屍地點又是一猜即中--對,是猜,因為所牽涉的推理過程少之又少,而且Mrs Beresford 查案時很強調想像力及直覺,雖然想像力、直覺、猜三者的意思略有不同,但同樣都是不著重理性的推理及邏輯。雖然我沒看話原著,但Agatha Christie 這位推理小說女王的大名我沒可能沒聽過吧,我想被稱為推理小說女王,其小說中的偵探人物,一定很擅長用推理、邏輯去破案吧。但在這部電影中,除了Mrs Beresford 從死者相片中推斷出她是一位舞者外,我實在看不到她的邏輯思維在哪裡,因為這些情節根本就沒有放進電影裡。到了揭開兇手是誰那一幕,是全片最突兀的地方,因為實在太無啦啦的順利地就找出了兇手,順利得有點求其,Aunt Babette 只看過兇手背影十多秒,就能肯定的認出兇手?Mr & Mrs Beresford 推理推斷出醫生就是兇手的情節在哪裡?這完全是全片敗筆。當然,如果你當本片是喜劇來看的話,問題就不大啊。究竟原著是怎樣?真想有人告訴我。

女主角嘉芙蓮浮洛的演出鬼馬,生動有趣,特別喜歡Mr & Mrs Beresford 的打情罵俏,看得心花弄放。片中笑料百出,全場觀眾看得很開心,連最後一幕都要給你放一個笑彈,令觀眾笑著離開,這真是一套看得令人愉快的作品。你跟妳跟你你你,覺得生活枯燥兼很大壓力?快把握12/4 最後一場,去忘憂吧!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我對前路茫茫已經沒有什麼感覺。

我覺得很累,但對放假已沒憧憬。

我自07 年起,身體狀況、因身體而影響的皮膚狀況就從沒好過,曾經好轉的日子,是我用了數千大元看醫生的日子,結果又打回原形。現在我又持續的在交藥費。

我有時覺得我的心理質素直接影響我的工作表現,及投入工作的程度。

我好像沒以前那麼喜歡電影,可能是這陣子看得太密的關係。

我仍然希望跟電影能扯上多一點點的關係,所以我除了看,還有努力的寫,雖然文章不見得人,但我始終覺得我寫得最好的,不是本科的政治及中國研究,而是電影。

我曾讀過些少哲學,對看電影有多一點幫助。

我想,不如我去報讀編劇吧。但讀完又如何?

我又想,不如我認真去學如何去寫一篇認真的影評吧,因為我的觀後感真的不見得人。

我近年來有個想法︰電影有時不能分好與壞,只分喜歡不喜歡。

我承認,人人都趨之若鶩的高達,我不懂欣賞,有時會邊看邊想睡。高達的我認為比較有趣的是Alphaville。我喜歡的英瑪褒曼對於高達曾有以下的評價︰I've never gotten anything out of his movies. They have felt constructed, faux intellectual and completely dead. Cinematographically uninteresting and infinitely boring. Godard is a fucking bore. He's made his films for the critics. One of the movies, Masculin féminin: 15 faits précis (1966), was shot here in Sweden. It was mind-numbingly boring.

我近年來看電影的觀感,多數都有這個感覺︰不好看。很多人都覺得好看、出色的電影,絲毫都打動不了我,我卻不太喜歡成為「小眾」,感覺有些孤單。

我發現到頭來我最喜歡的,仍然是所謂經典的電影,可能是近年來的電影,主流的仍然是暴力血腥特技特技特技特技,關於人文精神的電影卻很少。

我很討厭有大量特技的電影。

我卻對荷李活的電影沒有反感,論娛樂性一流,論故事架構嚴謹,有時言之有物,題材應有盡有又原創性。

我其實蠻喜歡日本片。

我不喜歡韓片。

我討厭所有入場看電影的人不熄電話聽電話討論劇情un 腳踢前面d 櫈食嘢,近年這些「高質素」的觀眾已入侵到電影節,我只想靜靜的看電影,為什麼那麼困難?

我越看得多blog,越發現這世界真的有很多高人。

我自從要戒辣後才發現,原來我天天、每餐都吃辣,現在我餐餐都不知吃什麼好。

我真的不知道幾時才把身體調理好,我不想再交醫藥費,好貴。

我想我不是在谷底,我的情況其實更像日本的L 型經濟衰退,看不到好轉情況。

我最近是處於逆來順受的迷失中,連想改變的動力也沒有。

The 33rd HKIFF: Religion is ridiculous





我是第一次在電影節看紀錄片,第一次就奉獻給《荒天下之大教》,第二次將會是《中國》。 入場的原因,並不是因為Bill Maher 這位專拿宗教開玩笑的名stand-up comedian,是因為某程度上,我是一名無神論者,又或者是懷疑論者。為什麼Bill 會想拍一套關於宗教的紀錄片?應該跟他背景有關吧,他本是天主教徒一名,到了長大後,發現現世大教派有很多荒謬之處,然後就開始不信了。跟我的背景何其相似。


他在這部紀錄片中,所嘗試探討的,其實並不只是上帝存在嗎的問題。開頭他也會跟教徒就這議題討論,可是越看下去越發覺,他想質疑的,是現世一神論宗教的荒謬之處--三大教及其分支(基督教的分支)的權威人士按著自己的意思去詮釋聖經,然後處於道德高地上去看待其他非我族裔,或自認為聖經說不潔的人。中間再加插有幾多人在美國以宗教名義搵大錢,片後段再說宗教如何可以令到世界大亂等等。當然,這片又不是一味彈的,片中的天主教是代表比較開明那種,可能性有二,一︰Bill Maher 曾是天主教徒,總帶著私人情感;二︰天主教對於某些議題是真的比較開明。但更有趣的是,片中所有比較開明的受訪者,都不是美國人,全都是歐洲人,所以你亦可以這樣看,片中批判的又何止宗教?可能是整個美國。

Bill Maher 以他的口才,窒到被訪對像面懵懵,加上片中加入大量其他電影的片段以呼應被訪者的回答,令到這紀錄片非常生動有趣好好笑。我想沒有幾多個會是虔誠教徒入場「貼錢買難受」,所以全場反應熱烈。但其實看真點,這套紀錄片根本沒探討過什麼,亦沒有揭開了什麼秘密,對於一個有比較認真思考過宗教制度問題(我記得Discovery Channel 真的有相關的認真的紀錄片)、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的人來說,這部紀錄片帶不出什麼新思維,提供不了什麼新角度,有些所謂的論點,其實幾陳腔濫調,例如信聖誕老人存在跟信耶誕存在一樣荒謬,我老早就聽過了、美國的基督教教會分支如何的物質亦都不是新鮮事,過度宗教狂熱是否有精神病亦有人老早提過了,於是這部紀錄片剩下的就只有嘲弄,你看這紀錄片就像看了一場stand-up comedy,好好笑,娛樂性十足。這部紀錄片適合一些初階者--對宗教開始抱有懷疑態度的人,或本身沒有什麼信仰的人去看,雖然Bill Maher 跟導演應該是希望給有宗教信仰的人看。

所以這部紀錄片真的看完、笑完就算,因為其實這部紀錄片並沒有為觀眾帶來什麼大啟示,所希望表達的信息亦太平平無奇,真的,當笑片去看就好了。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The 33rdHKIFF: 去完娥摩拉,再去女兒國




意大利電影。一部電影五個故事多條進行,其中「十三歲具小孩恨入黨的悲歌」跟「會計西裝友其實是專職派安家費」這兩條線有點關係外,其餘的完全沒有任何關連,頂多是說同一個地區/社團內所發生的黑社會事件。就是因為沒關連,本身劇力又弱,而且又以寫實的手法去拍攝,結果他討好了歐洲電影節及康城,作為觀眾的我卻覺得不好看。五條主線,每一條主線剛拍出味道來,他就跳去第二條主線了,如此跳來跳去,中間又沒有聯繫,感覺這部電影就有點鬆散。我邊看邊想起Steven Soderbergh 的Traffic(2000),故事同樣以多線進行,但每條故事線節節相扣,用一個極宏觀的角度去看毒品問題,每節都有足夠的篇幅去舖排情節,變成一套出色的作品。相反,雖然這電影是根據什麼大爆黑手黨內幕暢銷書改編而成,而我猜想導演是想用一個宏觀的觀點把意大利的黑手黨的面貌呈現出來因此才用五條主線吧,可惜效果一般。如果導演能把電影集中於其中兩至三條主線,或更能揭開及探討意大利黑手黨的問題,就像那條非法處理有毒廢物的主線,其實已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值得把它拍得更深入一些,可惜現在只是輕輕略過,浪費了好題材。







表面是一部商業喜劇︰女兒國、男人荒,面對一群餓男的女人,男人又會否忠於心中所愛?
看真一點,這是一部從女性角度出發的反戰電影︰家鄉的男人都走去打仗了,而且一去不回,只剩下女人。結果,冒著生命危險去地雷區採葡萄的是女人;喝了令人產生幻覺的spider whiskey 時通通只看見自己死去的男人;村裡最後一個男人被女主角嚇死了,就要怒燒她們。這很荒謬了吧?因為要把荒謬合理化,導演才把故事背景設在上世紀初,巫術仍然盛行之時。兩位女主角終於遇到最愛時,要忍受跟其他女人瓜分愛人的痛苦、爭風吃醋的傷害自己,結果一對葬身於地雷陣,另一對遠走到已邁向現代化的貝爾格萊德去,電影最後的旁述,說的好像是人們踏上摩天大樓後如何的忘憂,其實指的是寄望戰爭中死去的在天堂中終於都可以得到快樂。雖然電影後半部「愛情片」味越濃,但想深一層,如果不是因為戰爭基乎所有男人都死光的話,男主角才不會在女兒國度中那麼矜貴。
電影商業味濃,娛樂性豐富,創意十足,可是拍得一般,特別是最後妹妹跟她愛人在地雷陣起舞一幕,四周不停有爆破,這其實都幾造作,而且有點無厘頭。總的來說,仍然是值得看的一部作品。

The 33rd HKIFF: 法老王的妻子之命運的嘲弄

本來今天要走兩場的,結果還是只得一場。結論及原因︰我對hkiff society 超級極度失望。算,佢的再次安排極度失當之事,我都不想再寫。











看這部電影,還不是因為劉別謙Ernst Lubitsch 這位喜劇之王。我最喜歡的是Trouble in Paradise (1932) 這部作品,是把Lubitsch's touch 完全表露無遺之作,是喜劇中的經典。這一部默劇又如何?


這一部無疑是幽默之作,是黑色幽默那一種。表面上說的是一個女人是累人/紅顏禍水,甚至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但看清楚一點,這是一部關於命運弄人的故事。埃塞俄比亞跟埃及本來打算和親結盟,埃塞俄比亞公主的奴僕Theonis 卻被埃及的Ramphis 帶走到埃及。兩位男女主角誤入獅山人面像範圍內而被捕及判死刑。可是法老對Theonis 一見傾心,Theonis 為了救Ramphis 而願做法老之妻,法老為維護Theonis 甘願跟埃塞俄比亞結怨。可惜法老得不到Theonis 的心,決定把她困在獅身人裡,為避免世人知道如何進入獅身人,把身為建造獅身人的負責人Ramphis 的老父弄盲。Ramphis 知道後決定把法老的女人殺掉,後來才知道法老的女人原來是自己深愛的Theonis。夠嘲弄了吧?還不夠,Ramphis 引領眾人打敗埃塞軍隊,眾人以為那個勞民傷財的法老死了,便推舉Ramphis 當新的埃及王,豎料法老回來,說明只要美人不要江山,Ramphis 卻寧願要美人都不要皇位,法老欣然接受。結果眾人把法老回歸的怨氣以發洩在二人身上,用石頭砸死他們,然後法老亦突然死了。埃及變成無主之國。Lubitsch 就是兜了一個大圈子,跟你說一個關於命運跟你妳你及一個國家的玩笑,又或者是更深一層的宿命主義︰人,從來都不能勝天。

這一千零一場找了一位鋼琴家來伴奏,坦白說,音樂一般,直接點說,不動聽,亦跟畫面不太配合(開場前負責人介紹時說這位鋼琴家會「即興」演奏,我希望是負責人中文水平太差而不是真的即興。),所以覺得有點怪。加上英文字幕又甩漏,明明是Act 1 中段字幕卻出Act 2,水蛇春長的eye catch,字幕卻只出了一秒鐘,看得我有點亂。好在劉別謙是大師,這些些微技術上的瑕疵影響不至太大,而且這部作品場面浩大,是真真正正找過萬名臨時演員所拍成,這些大場面的震撼及真實感,是現今所有什麼電腦特技不能媲美的。電影,太依賴電腦特技,還是不太好。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The 33rd HKIFF︰Vaclav + 別問愛是誰=誰在乎。

再不動筆的話就來不及,因為這個星期六、日共看四套電影,然後下星期差不多日日都是iff...






捷克電影。
我看過的捷克電影不多,分分鐘一隻手數得哂,但卻對這地方的電影有一種好感,可能那是因為捷克是一個充滿傷痕的國家,而且她能跌倒後站起來。捷克跟德國不同,捷克像個受害者,而德國卻是曾經犯下彌天大罪的罪人,因此捷克拍的電影,在回顧歷史之時,包袱好像沒那樣重,而且總有其幽默的一面。

但這部不是關於政治的電影,所以以上我說的都是廢話。哈。這部電影其實不錯,錯是錯在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看了《禮儀師之奏鳴曲》,結果心情未平伏就去看這部電影,大大影響我的集中力,無法好好感受這部電影,所以略說一下好了。

Vaclav (應該)是個輕度弱智的人,他未必懂好好照顧自己,但他懂去愛。在母親生日時,哥哥只送一枝拐杖給媽媽,像Vaclav 會去打毛衣、自制拉車哄媽媽高興。因為這個原因,在他出事時,媽媽及其間暗戀的女神為他奔波,皆因他們看到他品性善良。雖然Vaclav 只坐了四個月牢就被特赦,但其實只得四個人幫他求情,就是因為他輕度弱智,沒有人理解他,只覺得他是攪事者。或許每個社會都是這樣,我們對弱勢的人、跟自己不同的人總是少了點包容及諒解。

電影有不少幽默的場面,配樂不錯,而且把捷克城郊拍得很美,是拍值得看的電影。







Kristin Scott Thomas 演得好。把釋囚重返社會的困難演出來。我喜歡電影用了好多幕給觀眾看主角Juliette 如何一步一步地重新投入社會,如何跟闊別15 年的妹妹及完全沒見過的親人慢慢融合,導演亦把Juliette 的身份背景慢慢揭開,讓我們看到一開始冷冰冰的人,其實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因為身邊的人的幫忙,特別是妹妹的包容,令Juliette 重新振作,甚至打開心窗,把自己的心事道出。因為坦誠而且被接納,Juliette 終於都重新上路,而且跟妹妹變成真正有名有實的「親人」。


每個人都只會看表面的事,沒有人會去關心背後的原因,亦沒有人知道,所謂的犯事者他們對自己所作的事有多內疚,或者未被人歧視之前,他們已經歧視自己,但現實中,有誰真正在乎及關心這些釋囚及弱勢人士?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餘怒未了

(星島)4月1日 星期三 06:30


(星島日報 報道)今日是張國榮 (哥哥)逝世6周年,世界各地的歌迷至今對哥哥仍然念念不忘,在其輕生之地文華酒店獻上花圈以懷念一代巨星。導演王家衛 、林青霞、梁朝偉 劉嘉玲 等前晚則在《東邪西毒終極版》首映禮上分享與哥哥合作的點滴,懷緬哥哥的風采。

  王家衛導演,林青霞、梁朝偉、劉嘉玲、楊采妮 劉偉強 等,前晚出席電影《東邪西毒終極版》紅地氈首映禮活動,在活動上懷念一代巨星張國榮昔日的風采及細說拍攝該片的點滴逸事。

  一眾演員和導演在儀式過後,未及欣賞電影便移師至尖沙嘴 的諾士佛臺一意大利 餐廳晚膳。眾人在保安開路下,沿途步往餐廳,吸引不少途人注目。林青霞與劉偉強率先抵埗,緊隨其後的有梁朝偉與太太劉嘉玲。與太太結伴而來的王家衛,則在進入餐廳前把煙頭掉在地上弄熄,幸好助手代為拾回。楊采妮則壓軸抵達餐廳。

  「情不移 愛不變」

  眾人飽頓一餐後,再移師至諾士佛臺1號的So So Fine Clubbing舉行《東》片慶祝派對,還齊齊來個大合照。問到有否在晚宴上與林青霞傾談復出一事?王家衛說:「青霞復出的動力來自她自己,不要給她壓 力。今晚只是聚會,因為很久沒聚會,而且很難得。」另外,何超儀 、劉香萍和貝安琪 等亦有出席派對。

  今日是哥哥的死忌,雖然偶像已逝世6周年,但Fans們仍對他念念不忘。哥哥的國際歌迷會早前已在星光大道舉辦了一個哥哥作品展覽,並於今晚8時半於尖沙嘴文化中心 露天廣場舉行《有心•人•共鳴張國榮作品致敬晚會》,懷念一代巨星。

  世界各地歌迷亦紛紛於哥哥輕生之地中環 文華酒店獻上花圈致意。昨日所見,酒店旁已放滿來自香港、內地、台灣 日本 、美加及澳洲 等 地歌迷致送的花圈,並擺放了哥哥的相片和懷念字句與心意卡。忠心歌迷在牌上寫了「情不移 愛不變」,對哥哥念念不忘。昨日有不少途人和歌迷駐足觀看和拍照,在場數名香港歌迷表示,今天會相約外地歌迷一同悼念哥哥,哥哥已逝世6年,雖然想起仍會 心痛,但不再哭哭啼啼,會以另一種方式懷念偶像,她們說:「哥哥等同自己的親人,因為愛才會心痛,但沒辦法也要接受,會以另一種心情懷念哥哥。」


From Apple Daily︰

小 插 曲 : 王 家 衛 遲 到 被 轟


zoom

王 家 衛 前 晚 一 見 記 者 即 拋 掉 煙 頭 , 然 後 一 腳 踩 熄 。

前 晚 播 映 的 《 東 邪 西 毒 終 極 版 》 , 大 會 出 售 的 門 票 上 寫 了 7 時 15 分 開 場 , 原 本 安 排 該 片 導 演 王 家 衛 在 開 場 前 與 觀 眾 進 行 約 15 分 鐘 對 話 , 在 7 時 半 才 播 映 電 影 , 可 是 最 終 因 為 王 家 衛 和 部 份 嘉 賓 拖 延 了 進 場 時 間 , 令 電 影 延 至 7 時 40 分 才 開 畫 , 場 中 苦 候 的 觀 眾 噓 聲 四 起 , 有 人 更 高 呼 「 王 家 衛 收 皮 啦 」 。 有 網 友 更 指 王 家 衛 在 電 影 還 未 完 場 便 走 人 。 對 於 王 家 衛 前 晚 看 首 映 時 被 觀 眾 狂 噓 , 香 港 國 際 電 影 節 宣 傳 人 員 David 昨 日 在 電 話 回 應 : 「 噚 晚 係 因 為 一 啲 安 排 , 王 家 衛 係 遲 咗 少 少 入 場 , 電 影 喺 7 時 40 分 先 開 場 , 因 為 遲 咗 就 刪 減 咗 導 演 同 觀 眾 對 話 環 節 。 」







當晚真相,大家可以去「講‧鏟‧片」睇下︰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45122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645377



我今次對hkiff society 及我偶像王家衛極失望!你班友仔原本打算坐響戲院廿幾分鐘就去食飯的話,咁唔好叫全場觀眾等你哋!偶像大哂呀!明星大哂呀!拍到好電影大哂呀!識做戲大哂呀!連最基本的尊重同守時都做唔到!我哋真金白銀出錢買飛支持你的電影支持你個不知所謂的電影節,你咁對觀眾?遲成45 分鐘叫遲少少?你鬼係7 時40 分開場!講大話唔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