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Jane Austen 與亦舒

一口氣看了兩部關於Jane Austen 的電影︰Becoming Jane(珍奧斯汀少女日記)及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珍奧斯汀奇情書友會)。





前者是關於Jane Austen 二十歲時經歷的一段愛情故事。有說她跟之後成為愛爾蘭第一位法官Thomas Lefroy 的一段不為當時俗世所容的愛情令她寫成使她名垂不朽的Pride & Prejudice。大概女主角Anne Hathaway 拍過《穿PRADA 的惡魔》的關係,所以上年在香港上了正場,不過票房一般。我也蠻喜歡她,皮膚雪白無瑕,五官俱大卻令人忍不住要看她多幾眼。她演Jane Austen 的表現普通,我覺得她時代感太重了,一點都不像十九世紀初的女士。







後者是關於五女一男組成一個研讀Jane Austen 的讀書會的故事。主角們希望透過討論Jane Austen 六部作品中幫自身生活回到正軌。但在過程中卻發現他們的經歷跟19 世紀Jane Austen 筆下主角的遭遇所差無幾。原裝小說早就在本地書店出售。電影裡主角全部不為港人熟悉,所以沒有上正場就直接發行影碟了。我只認得拍過The West Wing 的Jimmy Smits,他卻只是內裡的大配角。

我是先看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之後才看Becoming Jane。由於兩部電影一如所料拍得普通(我看也只是慕Jane Austen 之名),又不是特別喜歡所以沒想過要寫,但是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裡的一句對白改變了我的初衷。男主角說他認為Jane Austen 寫愛情小說是因為她本身空虛寂寞。這跟Becoming Jane 這個成名前Jane Austen 的小傳記遙遙呼應。在Becoming Jane 裡,Jane Austen 因理性及良心而最終放棄跟Thomas Lefroy 私奔--她放棄了她的愛情。然後她跟向她求過婚的Mr Wisley 談起自己的作品時說︰
My characters shall have, after a little trouble, all that they desire.

這正正是表示了Jane Austen 小說到最後大團圓結局是因為她把意願投射到她筆下的人物裡。在現實中她跟Thomas Lefroy 一段情後終身不嫁。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女人不結婚是會被人恥笑,而以嫁給有大量資產的人為榮(跟二十世紀的香港沒兩樣)。Jane Austen 可算是一位女性主義者的先驅吧。她本身認為自己可以靠寫作生活而不用依賴任何人,因此可不願意為金錢而結婚。她追求獨立自主並以此高興。可是她筆下的人物相反,追求愛情,主角的家人亦希望女兒能嫁給上等人,大概是為了反映當時社會的風氣及自身家庭環境吧。

我卻想起我另一位喜歡的作家,亦舒。亦舒在《隨緣》中曾這樣評論Jane Austen的作品︰
珍奧斯汀的女性小說十分有趣,題材公式不外是小家碧玉找歸宿過程、彼時閨女無事可做,除繡花練琴之外,就是意圖結識一個如意郎君,託付終身。
珍奧斯汀小說女主角多數得到美好的結局,且大部份高攀嫁到好人家。 ......那位男士帶來現成的一切:財富、名譽、地位,且深深愛著她,世上沒有更好的事了。就因為太好的緣故,看上去都不似真的,略嫌膚淺。
亦舒一向都認為女性要經濟獨立,所以工作十分重要;要一個人供養你同時尊重你是天方夜譚不切實際等,當然對Jane Austen 的小說公式嗤之以鼻。但Jane Austen 本人卻是亦舒提倡獨立精神的示範--不是叫你獨身,而是要獨立,套用Becoming Jane 內裡出現過幾次的字眼︰Independence。

亦舒自己的小說當然有它一套公式,也不一定有大團圓結局。但現實中,亦舒老早就嫁了一位大學教授,女兒都長大了。長居於加國,每天寫稿之餘亦教女兒功課,自己正學習法語。生活聽上去十分寫意。但她自己小說的愛情橋段也被人認為過於「空中樓閣」--女主角氣質清秀、學識品味俱佳;男主角人品一流、見識廣博、愛護女性等。而其實亦舒的主角得到愛情的橋段跟Jane Austen 的"My characters shall have, after a little trouble, all that they desire." 沒大分別。大概我們每個人都想苦盡甘來,最好的永遠都想壓軸出場。The best is yet to come,總好過一開始就錯失了。縱然沒人希望面對及承認這很可能發生的事實(記得那個用拾麥穗來比喻愛情的故事嗎?)。

也許寫作就是把自身的經歷思想投射在作品上︰Sense & Sensibility 兩姊妹的性格正是Jane Austen 本人一體兩面;Pride & Prejudice 是她本人的經歷。亦舒的小說常叫人自重自立,小說亦常出現亦舒祖籍上海的小吃、母愛之偉大。

寫作同時把自己的願望「創作」出來︰所以Jane Austen 的作品常有大團員結局;亦舒呢?我猜想,應該是那一種超然脫俗的心態吧--她像眾生一樣很努力的營生,然後令自己可以過一些真正想過的愜意生活。她是真正得道了。



雖說電影不太好看,但Becoming Jane 的對白偶有佳作,在選擇對象時︰
Affection is desirable. Money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Nothing destroys spirit like poverty.

這兩句,永不過時。
愛情從來身不由己。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不朽的褒曼︰The Silence《沉默》︰虛無




Director: Ingmar BERGMAN
Cast: Ingrid Thulin, Gunnel Lindblom, Jorgen Lindstrom
Country: Sweden
Year: 1963
Duration: 95 mins

Ester 跟妹妹Anna 及其子Johan 來到一個跟她們言語不通又正值戰爭的小城。天氣悶熱,Anna 外出尋觀作樂、Ester 因病留在酒店。Ester 對Anna 有同性之愛。到最後Anna 帶Johan 回家,留下瀕臨的Ester。

沉默三部曲的最終章-《沉默》。褒曼撇開之前上帝不回應任何呼救而提出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今次的前題完完全全是不用再向天呼叫了-因為信仰在這裡根本不再存在。「沉默」除了是上帝的沉默外,亦是人對上帝的沉默,與及人與人之間的沉默。

套用尼采話語,在這個上帝已死的年代,人們一直信奉的權威、原則、道德價值觀都不能再為他們提供意義及目的時,這個世界、人們會變成怎麼樣?《沉默》說的正正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當人拋棄信仰時,倫理道德價值觀無法得到依歸,就淪陷了,所以戰爭處處、性開放、亂倫、在聖堂裡跟陌生男子性交(根據Anna 跟Ester 的對話),然後兩姊妹關係正式分裂,姊姊Ester 孤獨地客死異鄉。

兩姊妹對對方都既愛且恨,雖然大家說同一種語言,但卻無法亦不願溝通,因為一開口就傷害對方。她們寧願各自向異鄉人傾訴。Johan 這角色有一定象徵意義。Johan 表演布偶劇給Ester。Ester 問布偶嘰嘰咕咕說什麼。Johan 答布偶說外語因為它們憤怒。 表面象徵是他目睹母親跟陌生男子親熱所以傷心難過,實際這番話卻點出為什麼兩姊妹不溝通,亦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不到的原因。Ester 應承Johan 寫下她新學的外語,結果她給Johan 那封(遺書)信只寫了外語卻有意無意間欠了翻譯。到死,她仍害怕跟Anna 溝通。

Ester 及Anna 代表著兩個極端的性格。Ester 的是壓抑-性慾、對Anna 的愛;Anna 的是為所欲為-性慾、對Ester 的冷漠與恨(有說Ester 跟Anna 是一體兩面,Ester 代表精神層面而Anna 代表肉體層面)。《對鏡猜謎》裡愛是精神解藥亦是上帝/上帝存在的證據,今次《沉默》的結局是回應上帝並不存在的冷峻絕望。原來有些愛是會傷人的。

只是Johan 三番四次凝望的藝術膺品(如上圖所見),是Peter Paul Rubens 的畫作嗎?這幅畫跟電影中出現的J.S Bach(在收音機裡播的樂章及報章裡)是否有什麼象徵意義還是純粹褒曼個人藝術的喜好,個人就不得而知,希望有人可以把他的想法告訴我吧。

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

On Ingmar Bergman

This man is one of the few film directors — perhaps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 — to have said as much about human nature as Dostoevsky or Camus.

-- Krzysztof Kieślowski's BERGMAN'S SILENCE
http://bergmanorama.com/films/silence_kieslowski.htm


I think his films have eternal relevance, because they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religious aspirations and mortality, existential themes that will be relevant a thousand years from now. When many of the things that are successful and trendy today will have been long relegated to musty-looking antiques, his stuff will still be great.

-- Woody Allen on Ingmar Bergman, Time
http://www.time.com/time/arts/article/0,8599,1648917,00.html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眾人皆醉她獨醒

From Apple Daily

抗 議 傳 聖 火   呼 籲 網 民 加 入 港 大 女 生 自 製 雪 山 獅 子 旗 示 威
【 本 報 訊 】 在 全 球 華 人 同 胞 一 片 愛 中 國 、 撐 奧 運 的 怒 吼 聲 中 , 堅 持 發 出 反 對 聲 音 , 需 要 極 大 勇 氣 。 21 歲 香 港 大 學 哲 學 系 女 生 陳 巧 文 , 不 滿 北 京 違 反 申 辦 奧 運 的 承 諾 , 沒 徹 底 改 善 人 權 、 處 理 西 藏 問 題 時 沒 尊 重 藏 民 意 願 , 計 劃 5 月 2 日 手 持 自 製 的 雪 山 獅 子 旗 , 向 傳 送 聖 火 隊 伍 作 和 平 抗 議 。 她 近 日 在 網 上 呼 籲 網 民 加 入 示 威 , 先 後 接 到 警 察 查 詢 及 網 民 留 言 恐 嚇 。 記 者 : 雷 子 樂

「 我 唔 係 完 全 支 持 西 藏 獨 立 , 我 支 持 西 藏 前 途 應 該 畀 藏 民 自 決 。 」 她 昨 接 受 訪 問 時 穿 上 自 製 寫 上 「 free Tibet 」 的 tubetop , 下 周 還 會 自 製 雪 山 獅 子 旗 , 「 我 唔 會 去 廠 印 , 以 免 俾 警 察 知 道 」 。 上 月 西 藏 發 生 藏 民 示 威 時 , 她 於 港 大 校 園 張 貼 雪 山 獅 子 旗 及 抗 議 字 句 , 但 一 夜 間 全 被 撕 去 。 她 在 民 主 牆 張 貼 同 類 海 報 , 被 人 在 旗 上 畫 上 大 交 叉 , 有 學 生 張 貼 五 星 紅 旗 「 回 應 」 。

搞 奧 運 居 民 遭 迫 遷
她 近 日 在 facebook 開 設 小 組 呼 籲 網 民 抗 議 , 事 前 做 足 資 料 搜 集 。 她 指 北 京 搞 奧 運 導 致 大 批 居 民 被 迫 遷 居 , 新 建 體 育 場 館 的 洗 手 間 竟 不 准 居 民 使 用 , 北 京 政 府 處 理 西 藏 問 題 , 更 令 她 與 系 內 同 學 不 滿 。 她 的 師 弟 楊 聿 谷 表 示 , 內 地 說 西 藏 自 古 已 是 中 國 領 土 , 但 這 片 土 地 是 元 朝 時 被 武 力 征 服 , 「 咁 講 法 點 解 越 南 唔 係 中 國 一 部 份 ? 」

自 稱 絕 非 盲 目 反 共
內 地 示 威 者 , 以 至 部 份 港 大 學 生 均 高 呼 反 對 將 奧 運 政 治 化 , 但 楊 聿 谷 反 問 , 中 國 為 何 在 1982 年 杯 葛 莫 斯 科 奧 運 ? 香 港 逾 百 名 火 炬 手 中 , 為 何 只 得 42 名 運 動 員 , 其 餘 大 部 份 是 政 治 權 貴 ? 「 最 將 運 動 政 治 化 , 係 中 國 本 身 , 佢 憑 乜 輸 打 贏 要 ? 」 。 陳 巧 文 在 香 港 出 生 , 小 學 畢 業 後 到 英 國 升 中 , 三 年 前 回 港 入 讀 港 大 , 一 直 關 心 時 事 , 每 年 六 四 、 7.1 都 有 上 街 。 她 常 到 內 地 旅 行 , 本 計 劃 今 年 中 到 西 藏 , 但 現 時 可 能 要 打 消 此 念 頭 。 身 為 中 國 人 , 她 最 感 觸 是 跟 北 京 的 青 年 討 論 八 九 民 運 屠 城 惡 行 時 , 內 地 的 青 年 竟 然 不 知 道 有 開 槍 鎮 壓 事 件 , 發 生 在 6 月 4 日 ! 她 強 調 自 己 對 中 國 人 的 關 心 , 不 遜 於 內 地 上 街 抗 議 的 新 生 代 , 自 己 絕 非 盲 目 反 共 。

受 警 查 詢 網 民 恐 嚇
但 近 日 連 串 的 抗 議 奧 運 政 治 化 浪 潮 , 令 她 難 以 接 受 。 「 搞 民 族 主 義 , 先 至 係 最 政 治 化 ! 」 她 在 facebook 發 起 抗 議 後 , 收 到 網 民 留 言 恐 嚇 , 說 內 地 網 上 警 察 秒 秒 在 監 視 她 , 小 心 日 後 不 能 進 入 中 國 。 香 港 的 「 網 警 」 更 快 人 一 步 , 日 前 已 致 電 問 她 5 月 2 日 有 何 行 動 。 面 對 連 串 壓 力 , 她 仍 決 定 當 日 手 持 自 製 的 雪 山 獅 子 旗 到 尖 沙 嘴 和 平 抗 議 , 並 強 調 不 會 搶 奪 聖 火 。 她 指 facebook 內 已 有 逾 20 人 表 示 會 加 入 , 「 到 時 可 能 會 有 人 縮 沙 , 我 雖 然 都 有 驚 , 但 係 有 唔 就 一 定 要 出 聲 ! 」


中國人幾時先醒?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用叔本華的話來說,藝術和哲學用不同的方式幫助我們將痛苦轉變成知識。

《哲學的慰藉》慰藉不了我。所說的一早都已經明白、想過,但知易行難。尼采認為快樂跟痛苦本纏繞在一起,只追求沒有痛苦的人生過於天真。塞內卡說如果無法改善不能改變的狀況或自然法則的話,最好就是忍耐。這些道理有誰不明白?如何做到,才是真正的學問。

如果哲學根本幫不了別人解決痛苦,哪又有什麼用?
倒是希望,我能夠像Epicurus 過那種生活,他說的那種快樂,跟我心目中的幾乎一樣!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最後一代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我拿著中國護照時難免會說自己是中國人。有一次當我到英國在入境紙上國籍一欄填上Chinese 一字,那位入境職員看了良久再用英文跟我說︰你應該填HK。我恍然大悟,因為香港人到英國不用申請簽證,中國的卻需要。原來在某些範疇裡,中國跟香港仍然是有區別的。從此我到任何地方,填任何表格的國籍一欄,我都會填上Chinses-HKSAR。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人有多少人真的由衷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呢?我不知道。或者從每年一次港大民調做的關於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結果可略知一二,儘管每次都有不少人抨擊鍾先生不夠專業。(真不知抨擊的人本身懂得做survey 麼?)

我對六四仍然感到憤怒、對西藏同情算不算有愧於「中國人」這個客觀身份?我對京奧沒感覺、搞不清五隻福娃邊隻打邊隻是否等於我不愛國?我對內地憤青動不動喊打喊殺、對外國進行激烈抗議但又自己國家的不公義情況視若無睹這些「愛國行為」感到奇怪是否等於我不愛國?我直情對香港有得搞馬術比賽及可以幫手傳聖火完全不感覺自豪是否等於我不愛香港?覺得申辦奧運成功並不等於中國真正強大了、認為人民質素比一切城市硬件來得重要是否等於我叛逆?但同一時間,我對中國五千年文化感自豪、對中國文字情有獨鍾、覺得中國飲食文化是全世界最棒、對中國山水風景之美感到讚歎,那是否等於我對「中國人」這身份感到驕傲?我對南京大屠殺感到非常痛心,但不會圍堵駕駛日本車的小女子,是否等於我不愛國?

我只認為,愛國不等於愛黨、愛國不等於愛政府、愛國亦不等於愛奧運、愛國更不等於極端的民族主義。更重要的是,愛國不等於不理性。人家用說話辱罵你是人家修養有問題,你自己站出來做一些過激行為亦都只代表了你的修養不見得好。別人罵你時,有否想過為什麼這個世界那麼多國籍的人偏不罵只罵你?是因為你特別好蝦嗎?如果你真的這樣想,證明你真的極度自卑。要證明別人有眼無珠,活得比你好、有錯就改是最好的方法。

你愛一個國,應該先做對國家有益之事,而不是只懂非理性的把一切都當國仇家恨般看待、亦不應該任何事都上綱上線、把一切政治化、愛國化。愛國行為本應非常簡單,做好一切本份、身為有教養的人的本份就行了,當中其實包括奉公守法、有禮貌、整潔、尊重別人(更深一點︰人權)等等。你做好這一切,別人自然會尊重你、你的國家以及你的民族。不明白這道理就煩請你先讀好書、連是非對錯黑白都分辨不了如何成為國家未來棟樑?

香港自回歸後進行一連串愛國教育、去香港化活動,不知成效如何,但看這一代比我那一代對家國之情似乎已有很大分別時,我害怕的是,十年之後的香港年青人會跟國內憤青一樣。身為香港最後一代的香港人,我對這轉變覺得有趣之餘亦覺得無奈。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Essays in Love

一向都怕潮流的我,終於死氣地拿起Alain de Botton 的書來看。
數年前的3 月13 日,我半夜在國際台見到Alain de Botton 的電視節目,說的當然是哲學。讀過哲學的我看得興趣盎然。之後陸續見到他的書放在本地書局的當眼處,但他太紅了,所以一直抗拒,不看。

終於我還是買了他第一本著作Essays in Love 來看(台︰我談的那場戀愛,港︰愛情筆記)。聲稱是愛情小說但一點都不是小說。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本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用哲學來分析思考從愛情裡引申出來的問題。它提醒了我當年我讀過的Aesthetics、Kant 的理論、Skepticism、Plato 的洞穴、Free Will、政治哲學、Identity、Happiness、Time、Determinism、語言、存在、Wittgenstein、Nietzsche 等等等等。他越拋得多書包,我就越記得多。當然你不能寄望他能深入討論每個哲學範疇,因為他引經據典比較多。但無疑這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令我想起當年我讀過下哲學的歲月。

不當它是一本哲學入門(雖然以入門書來說,個人認為仍是比較淺),也可以當是一本愛情導讀。畢竟它所說的每個在戀愛中、愛過的人都一定能感受。畢竟愛情這條路,我們每人都走過。
「你愛我到我可以在你面前顯得軟弱的程度嗎?」人人都愛力量,但是「你愛我的軟弱嗎?」才是真正的考驗。在我失去所有可以失去的一切後,你是否會因為我唯一永遠不會失去的而愛我?


我期待看的,還是《哲學的慰藉》。倒想看他如何把哲學放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中,使人不活得那麼痛苦。當然,我覺得真正的出路,仍然是存在主義,或是回歸宗教信仰裡。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哲學的慰藉

那些愚蠢的垃圾書動不動就教人一夜暴富、速效減肥等等,總是煽動讀者樂觀。大多數勵志書並沒有悲劇的意識,這最讓我受不了。他們不知道,生活在本質上是不完美的,總有一種悲觀的因素需要我們去慰藉,承認生活有多痛苦才會使其臻於完美。
--Alain de Botton

悼伍晃榮



我不是一個運動愛好者,亦不是特別喜歡看體育節目或新聞,除了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及歐洲國家盃。以往的日子也不是特別喜歡看電視新聞。直到有一次無意中發現伍晃榮報導什麼慶祝回歸之類的長跑活動,舉辦地點在澳門。現在都已經忘記了他究竟作了什麼旁述,只記得他說得很生動有趣,說得簡單一點︰好好笑。自此之後,我就會開始會留意無記六點半新聞,其實目的是期待伍生帶來的驚喜。

他的離開太突然,初知道消息時只覺得非常愕然。及後,電視台陸陸續續的講及他的生平、伍家謙那篇打動人心的《悼》、還有youtube 上伍晃榮以往報導體育新聞的片段︰叫現職投行部門極高級主管做「珠珠」、問李燦榮睇好皇馬定曼聯等等,突然感到︰噢!那麼熟悉的聲音已成絕響,多麼的可惜!原來不好體育節目的如我,也不能否認,伍晃榮的聲音、鬼馬、風趣、幽默切切實實的陪著大家成長。也是因為他的緣故,我才會開始認真看新聞報導。

他的離開令很多人難過。雖然身罹惡疾,但由於一切都來得太快,相信他沒經歷太多的痛苦折磨。這對於他來說,是不幸中之大幸,是一種福氣,儘管這令身邊的人痛心。

伍晃榮先生,一路好走。香港人永遠懷念你。你的心願,相信伍家謙會為你完成。謝謝你一路以來帶給港人歡樂,令到大家看完天災人禍新聞報導後的陰霾一掃而空,可以吃一餐安樂晚飯。你,真的功德無量。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世界總要我面對

世上有幾件事大抵是不存在的︰幸福的婚姻,聽話的孩子,與合理的老闆。
--亦舒《剪刀替針做媒人》

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亦舒《喜寶》

你要是覺得人格、自尊、時間、友誼、愛情、良知......統統比金錢重要,你不會有錢。
--亦舒《只有眼睛最真》

人其實很難真正自由,鎖住人的,往往是那人自己。不知不覺,我們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隸,就是事業的婢僕。
——亦舒《連環》

並非該行不濟,並非要求有高低之分, 而是個人才藝不得出眾,故收入不能脫穎而出。
--亦舒《禿筆》

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辛苦,這一代最辛苦的是已經認為辛苦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亦舒《假夢真淚》

我的金錢太少,時間太多, 唯一合邏輯的做法便是以時間來換取金錢。
--亦舒《自白書》

人活在世界上,總要對環境作某一個程度的妥協。
--亦舒《自白書》

故意收起真性情去迎合某人某事, 肯定是極之痛苦的營生, 所得到的,永遠無法彌補所失去的。
--亦舒《隨想》

一個人如果做一份工作做得那麼痛苦, 只證明了一件事,他並不適合做那份工作, 他的能力有所不逮,應該早日轉行。
--亦舒《自白書》

在外頭工作的人,才幹與職位往往不成比例, 最重要是懂得混,否則永遠獨欠東風。
--亦舒《自白書》

你大概誤會大學文憑是世界之匙,開啟順風順水之門,這並不正確。讀書目的是進修學問,拓闊胸襟。人生所有煩惱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只不過學識涵養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而已。
——亦舒《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

十年寒窗,十年苦幹,再加上十足十的運氣,才能有一份事業,你別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數人祇能有一份職業,借之糊口,辛勞一生,有多少人敢說他的工作是事業?
——亦舒《圓舞》



我要接受一件事實︰這個世界是沒有公平的。有的只是際遇。我想要的並不存在於這世上,因為我不是含著金鎖匙出世。
終於明白,自由真的是十分可貴。因為自由是有代價的,一富有,二有才能。

我沒想過我的一級榮譽原來可以是個負累。想起一年前應徵長榮航空,我石沈大海,前度2nd upper 卻有面試機會,結果卻說他over-qualified. 當初我覺得如果得不到First Hon 就對不起自己,沒想過我想做的工作First Hon 是多餘得過份。當有工作時,又會覺得人工未免跟我的qualification 及工作量太不符。我想如果我不想浪費我的一級榮譽畢業,我還是走回校園裡讀書好了。不讀M Phil. ,至少都可以撈個Master Degree 回來,就算不Distinction 都一定會Pass 吧。況且我實在愛讀書。儘管讀時怨辛苦,但其實我知道我享受。我想,三數年後,我一定會重返校園。希望到時腦筋沒因為書包放低太久而遲鈍了。只有在大學裡,我才得到我想要的自由。

怨埋呢次,唔怨喇。
亦舒話,忍無可忍,還須再忍。
我要再次學會︰不埋怨
每有不忿想埋怨時︰「噓」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這就是我的老師

轉載生果日報

隔 牆 有 耳 : 葉 健 民 唔 恨 做 政 治 助 理

早 前 有 傳 新 力 量 網 絡 研 究 總 監 葉 健 民 會 出 任 政 府 即 將 宣 佈 政 治 助 理 , 八 方 噚 日 一 個 撐 內 地 維 權 人 士 胡 佳 論 壇 上 見 到 葉 教 授 , 就 問 佢 證 實 一 下 , 目 前 係 城 市 大 學 公 共 及 社 會 行 政 學 系 副 教 授 佢 就 話 , 對 目 前 大 學 工 作 感 到 好 滿 足 , 仲 笑 問 八 方 「 點 解 睇 到 我 咁 低 」 ? 因 為 早 前 有 人 甚 至 傳 過 佢 會 做 副 局 長 喎 。 佢 又 證 實 早 前 去 過 智 經 一 個 研 討 會 , 但 就 話 明 唔 知 個 係 政 府 副 局 長 同 政 治 助 理 獵 頭 大 會 , 佢 話 如 果 一 早 知 道 個 會 有 咁 目 的 , 佢 就 一 定 唔 會 去 。 佢 又 話 , 其 實 噚 日 佢 去 得 呢 咁 政 治 敏 感 論 壇 , 都 唔 難 估 到 佢 會 做 政 治 助 理 傳 聞 係 堅 定 流 啦 。

Ray Yep 真係好有型!教書教得有心機教得又好喎!做過佢學生真係感到榮幸!
Make me miss my U-life......

Baisers volés

回到家看到有線又重播杜魯福《偷吻》,我還是乖乖的坐下來看。(似乎我仍然可以似中學時期一天看多過三部電影,而其實我樂於此道)
我由《四百擊》開始就愛上Jean-Pierre Léaud 扮演Antoine Doinel。
Antoine Doinel 這角色有趣,他是一個失敗者,連包鞋盒都包得不好。對異性有興趣卻又不懂與女性相處,只懂得找妓女發洩。可是其實他是一個很單純的人,思想簡單而且心地善良。非常喜歡看書。這令他的角色變得討好。Antonie 不懂在這世界謀生,他跟這世界格格不入。這令到觀眾同情及對他產生一種憐愛。Jean-Pierre 稚氣未脫很符合Antonie Doinel 在《偷吻》剛成年對現實世界仍然無認識的角色。

Antonie Doinel 四部半曲人所共知是杜魯福自我寫照,以第一部曲《四百擊》最為明顯。如果杜魯福不是對現實世界感到無所適從、所以要活在電影世界中的話,我們就不會看到如此多出色的作品。都說,喜歡電影的人都有逃避現實的傾向。

唉。

不朽的褒曼︰The Rite《儀式》︰藝術家的自白書




Director: Ingmar BERGMAN
Cast: Ingrid Thulin, Anders Ek, Gunnar Bjornstrand
Country: Sweden
Year: 1969
Color: B&W
Duration: 74 mins

看完《狼的時刻》後,就立即看《儀式》。男伴說這比《狼的時刻》更難懂。怪不得,《儀式》可算是褒曼的自辯,為藝術護航。我們只是平凡眾生,怎會明白被人抨擊自家作品的感受?加上比《狼的時刻》更嚴重的英文字幕問題,會看得一頭霧水。說起字幕真係把幾火!今次冇出現德文,但又係十句譯得八句囉!大佬,香港有幾多個人會識瑞典文呀!我連瑞典文的Yes 及No 都唔識分,你係咪懶到連「是」與「否」都費時譯!Fisher 問Hans 仲愛唔愛Thea,我見到Hans 有答但就完全唔知佢答咩囉!你老闆咩!成日譯到唔湯唔水!字幕跟唔上情節,人哋講完下一個人講嘢先出番上一個人講的字幕!食蕉啦!叫人點睇!《狼的時刻》同《儀式》唔係褒曼最出色的作品,揀嚟睇完全係因為物以稀為貴!你要響香港搵呢兩套片難過要自殺!就係因為D 字幕唔湯唔水大大影響理解情節的進度及程度!而家諗起都火滾!

講番套戲先。全部電影主打得四個演員,加上褒曼自己客串扮演神父,總共五個人。電影分九幕(好似係),每一幕只得一個場景,除了第一及最後一幕,每一幕都只得兩個人。這跟褒曼遺作Saraband(夕陽舞曲)很相似,怪不得,原來兩者本身都是在電視播映的。

藝術團的經理Hans、其妻既是演員Thea 及另一位男表演者 Sebastian Fischer,他們三人被懷疑收入與工作不符而分別接受法官Judge Abrahamson 審問。可是法官審問的問題與他們的收入無關,反而針對他們混亂的私生活、藝術工作借機盡情侮辱一番。三人被審問到自我懷疑︰一直覺得沒問題的三角關係,被問多兩問連自己都接受不了。法官本身不是特別清高,欺善怕惡。三個人面對法官的態度不盡相同,Fisher 憤然反抗得法官要跪地求饒;Hans 態度妥協同法官有商有量;Thea 個性懦弱被法官污辱。到最後三人在法官前表演一幕儀式,法官心臟病發死鬼咗。有人說,這是藝術自己來復仇。

這部電影不易看除了多得字幕唔少之外,是我們不理解褒曼當年拍《儀式》背後的故事亦是原因之一。當年《假面》技驚四座,但在本土瑞典票房不理想,加上他當了三年瑞典皇家劇院經理時對批評、觀眾及政府感到憤怒。當他辭去劇院經理後就寫下這個劇本。所以很明顯《儀式》是他的自白書,法官心臟病那一幕與其說是藝術報復侮辱藝術者,倒不如說褒曼把怨氣發洩在法官身上。法官其實亦代表了政府及觀眾(因為最後一幕他是儀式的觀眾)。這根本就是一部褒曼自娛的電影。

不朽的褒曼︰Hour of the Wolf《狼的時刻》︰現實與虛假的分野




Director: Ingmar BERGMAN
Cast: Max von Sydow, Liv Ullman, Ingrid Thulin, Georg Rydeberg
Country: Sweden
Year: 1968
Color: B&W
Duration: 89 mins


昨日才說男伴接受到褒曼的電影,今天就中招了。這也難怪,《狼的時刻》真的比較艱澀。加上另一套《儀式》,一天兩套褒曼,男伴直接嗌救命。唉。

電影一開始,在拍攝現場褒曼跟Max von Sydow及 Liv Ullman 說他們將會拍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他說電影根據一位女士跟他說的,她死去的丈夫是褒曼的校友,死前發生了一連串怪事,她把丈夫生前的日記交給褒曼。Liv 及Max 問,這個故事究竟是真還是虛構的?褒曼不知道,只覺得這件事很有趣於是決定把它拍成電影。

然後eye catch 出現"Vargtimmen",第一個狼的時刻,故事正式開始。Johan 是名畫家,他跟太太Alma 到小島上生活,開始時大家生活得甜蜜愉快,慢慢Johan 開始精神嚴重緊張,經常擔驚受怕,夜間不敢睡覺,更在畫簿上畫上他所看到的妖魔鬼怪。Alma 也一直陪Johan 不睡,她訴說自己的一些想法︰兩個人一起生活得越久就會越相似,包括表情神態,更會知道對方的思想。有一天,Alma 在打掃時,有一位老婦出現叫Alma 看Johan 的日記。日記中寫了,島上堡壘的人接觸Johan。從此Alma 就踏入了Johan 那個真正恐怖的世界。電影中段eye catch 再次出現"Vargtimmen",亦即是電影中第二個狼的時刻。在這個狼的時刻妖魔出現了。Alma 參與其中跟Johan 一起接觸到那些妖魔鬼怪。現在兩個人都不敢睡,一直在等狼的時刻過去。(最多人死亡亦是最多嬰兒誕生的時刻,其實即黎明前的一小時)在此Johan 更跟Alma 說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在釣魚時殺了一個惡作劇的小孩。然後Johan 受不住妖魔的誘惑離開了Alma 走到堡壘。堡壘中各惡魔逐漸現形。然後電影突然用回Alma 視點,她跟蹤Johan 到野林。可見堡壘那一幕完全是Johan 的幻象,可是Alma 仍然看到妖魔殺害了Johan,接著惡魔跟Johan 的屍首不見了。故事結尾,Alma 說究竟她是因為太愛Johan 所以見到Johan 那些妖怪,還是因為她不夠愛Johan 所以到最後救不了他?其實這正正跟第一個狼的時刻Alma 跟Johan 說的那番話相呼應。

電影結尾,回到拍攝現場。說穿了,這明顯是一部戲中戲。以戲中戲來表達,(個人認為)暗示Alma 跟Johan 的故事完全是純熟虛構,目的旨在令觀眾想現實與虛幻的界線其實在哪裡。Johan 到底是真正惡魔纏身還是精神失常?那本日記是否真的Johan 所寫?那本日記所寫的是有發生過還是Johan 自己的幻覺?Johan 可有真的殺了一個小孩?那麼Alma 呢?她也見到那些妖怪,但有可能整個故事都是她虛構的嗎?可能她丈夫真的失常,她愛他,所以希望跟他看到一樣的事物,然後自己根據日記幻想一幕又一幕奇異事件。並有可能為了掩飾丈夫失常,於是根據丈夫的日記虛構了一幕幕跟日記相符的情節証明那些妖魔鬼怪真實存在。這解釋了故事結尾Alma 說如果她夠愛他丈夫的話,Johan 就會得救,因為早就應該用正常方法幫他回復正常。基本上整部電影,除了第一幕及最後一幕的拍攝現場,所有章節都無法肯定虛實,究竟現實跟非現實該如何分辨?

歌德式的恐怖,只是用音樂加上扮演妖怪的演員們詭異的笑聲及兩位主角惶恐的眼神就已經夠令人心寒。黑白片更能突出不安。

今次《狼的時刻》,艱澀難懂。更甚的是,今次的英文字幕,十句譯得八句。就當我英文水皮,Sometimes I really LOST IN TRANSLATION. 見到主角個口係咁郁但係完全冇字幕,無法不令我O 咀。仲要電影中段的扯線木偶音樂劇《魔笛》(其實用真人扮木偶,清楚見到d 公仔個口響度唱歌),你夠膽死出德文字幕!大佬咁樣叫人點睇呀?男伴識德文可以在完場時略略幫我翻譯一下,但已經完全令我失去即時領略當中的意思囉!那一幕我敢說不是不重要,仲可能有一定的深層意義!係咁偷工減料真係睇到人火滾!!有冇搞錯!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活下去總有好事發生

宮崎駿新片7月上映
2008-04-13


【明報專訊】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以回歸手繪為賣點的新作《崖上的Ponyo》,將於7月19日上映。故事講述渴望變為人類的小魚Ponyo與5歲男孩宗介的感情故事。前日舉行記者會,更放映了預告片及第2款海報,當中主角小魚Ponyo與水母在海中游泳,十分可愛。

監製鈴木敏夫表示《崖上的Ponyo》已完成80%,宮崎駿也對進度很滿意,相信不會像上次《哈爾移動城堡》般要延期上映。鈴木敏夫更賣花讚花香﹕「手繪的效果突出,主角魚仔十分有趣,觀眾會看得開心。」他認為,新片見證宮崎駿的功力更進一步。至於配音演員,暫定只有女歌手矢野顯子負責小魚Ponyo的妹妹角色,貪其聲音不似人類。



希望今次會比《哈爾移動城堡》好看!

不朽的褒曼︰Through a Glass Darkly《對鏡猜謎》︰上帝,你在哪裡?



Director: Ingmar BERGMAN
Cast: Harriet Andersson, Gunnar Bjornstrand, Max von Sydow
Country: Sweden
Year: 1960
Color: B&W
Duration: 91 mins

今年我的褒曼第一章。看之前擔心男伴對英瑪褒曼的接受程度,皆因見他邊看邊郁身郁勢,幸好原來是電影資料館椅子太硬,戲終時他說了一句︰好勁!

當然!這個是Ingmar Bergman 嘛!

電影setting 一早令人感到主角的無力感及不安。故事發生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整部電影只得四位演員,場景亦只是在一個孤島上,即那種發生什麼事都好都完全沒有其他人可以來打救你。Karin 有精神問題,家人把她從醫院接出來到孤島療養,可是她的病無康復機會,當作家的父親承受不了只得靠寫作逃避、丈夫Martin 提供不了Karin 想要的愛、弟弟Minus 正值對異性有興趣的青春期。Karin 終日以為會見到上帝,到最後她再度崩潰。

整部電影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如果上帝是存在的話,為什麼人會活得這樣痛苦?為什麼現實會那樣多不幸事發生?Karin 終日以為上帝會來接她,到最後她祈禱卻出現了接她到醫院的直昇機,她沒想到上帝原來是一隻金屬蜘蛛,精神大受打擊。這很明顯是對上帝的存在一種很大的諷刺吧!Martin 很愛她,亦無法消除Karin 的不安全感,自己亦愛得相當痛苦︰明知妻子不會康復,這樣無止境的愛下去是否等於全無意義的犧牲?父親接受不了女兒遺傳了死去妻子的精神病,只懂寫作麻醉自己,亦只懂把內心空虛精神寄託在上帝身上--如果上帝存在的話,至少人生不會太虛無--雖然這有點勉強。Minus 見到Karin 崩潰、跟Karin 關係開始矇矓不清令他無所適從,他希望上帝會幫助Karin 脫離痛苦,但明顯願望落空。每個人都感到虛無、覺得痛苦,更苦的是他們得不到任何解脫。如果上帝真實存在的話,為什麼人會活得受傷害?

電影最後藉著Minus 及父親的對話直接把對上帝的質疑宣諸於口︰究竟上帝存在的證據在哪裡?

父親說愛,雖然不知道愛是上帝存在的證明還是愛等於上帝(如果愛是上帝,等於上帝存在嗎?可能「上帝」這只是個名稱,用來把「愛」具體化及形象化而已),但如果Karin 被他們的愛包圍,那麼Karin 就會有康復的機會,雖然身為父親的說時顯得十分牽強,就像他一貫的作風--用謊話去掩飾虛無。這是另一則對「上帝」感到絕望的控訴,亦充分表示出對生存的無力感。如果他相信自己的說話,他就不會早就逃到瑞士寫作,回家後不會說一完成作品就離開到南斯拉夫當導遊。愛幫不了已崩潰的Karin,卻因為她的關係,父親及Minus 的關係變得溫和。愛到最後只救贖Minus 及他爸爸的關係。這算是電影中唯一的希望。

在電影中我看到很久沒看過的zoom-in 及zoom-out、fade-in 及fade-out 的技術,令人懷念,更令人感慨其實如果你有料,當今被世人視之為老套的技術,你都可以凌駕到令人覺得有藝術感。構圖簡潔有力,沒有多餘的配樂,來來去去都只得J.S. Bach 的小提琴樂章,但能夠表示出戲中人內心悲傷及對做人的無奈,就已經足夠。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愛之深責之切

早就猜到壹仔的方俊傑會寫Evangelion,不外乎因為九十年代會看動漫年紀不太少又會思考人生問題的都會成為Evangelion 死忠派。

轉載︰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等待

如果,目的只為重溫《新世紀福音戰士》,應該滿足,節奏明快,情節變動不大,配樂健在,只缺少給《我和彊屍有個約會》抄到爛的字體,連綾波麗的裸體都出埋了,兒時回憶湧上心頭,幾乎想即刻返屋企再煲DVD,睇埋打後嗰幾隻使徒。

咪就係囉,有DVD 喎,想重溫,幾時都得。隔成十年出的《新劇場版》,話明新,我真係唔滿足於畫面質素好咗,多咗首宇多田光主題曲就算,一早知不是前傳或後傳或外傳,也以為會有改良或修正或補充,從四部曲第一回來看,暫時未見。還有什麼意義?想吸納新觀眾?似乎最合理。新一代不看文字只看圖像,節奏慢少少已經嗌悶走人,《新劇場版》完全向住呢兩個目標出發,如果推測屬實,更重要的,可能是先將深度推淺。還是《福音戰士》嗎?

樂觀一點,第一部曲《序》的結局已經見到故事上一個大改動,是暗示下三部曲會跟TV 版有分別吧。不要忘記,TV 版結局兩回一直是一般《福音戰士》fans 破口大罵的對象,庵野秀明是不是有心製造一個合乎大家要求的正統結局,不再玩洗腦式獨白?抑或再勁一點,製造一個更加難理解寓言更深要更多專家解讀的新結局?

無論如何,現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下三部曲打開個絕對領域。





我就係怕新不如舊。
同埋我唔係一般fans,我好鍾意TV 版個結局喎。



罵還罵,根據香港時間下年上《破》,2010 年(!)會同時上《急》同最終話,到時方生咪又係入去戲院睇,呢d 心魔嚟o既,係鍾意就冇辦法。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心散‧散心

懷念那個藍藍的天跟藍藍的海。
遠離煩器。
與世無爭。


意想不到,原來塔門隸屬大埔區議會。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好景不常
My skin problem is coming back
不過我幾時有好景過?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至少要像個人

英雄的殞落

看過他演賓虛,看過他演梅瑟(我是羅馬天主教的,所以是梅瑟不是摩西),看過他演凱撒大帝,看過他演El Cid

這個人演的都是歷史英雄

現在的演藝圈有人會像他這樣嗎?

倒想看他怎樣演我另一喜愛的藝術家Michelangelo





----------------------------------------------




活著要有活著的樣子。

電影是最貼近現實但卻是虛構的世界。因為是虛構的,它總能隨人的意念而改變,所以電影工業又可稱為夢工場。

一直認為喜歡電影、演戲的人都有逃避現實的傾向。

逃得太遠會變成隱青。

逃得不夠遠又會覺得痛苦。

如何跟現實保持適當的距離又可以活得像一個人?

究竟什麼才叫像人般活著?




這就是活著的樣子嗎?

味道轉變了的經典之再現



Evangelion: 1.0 You Are (Not) Alone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Rebuild of Evangelion 01)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序



終於都看了。
看之前已經知道《序》故事是TV 版一至六集的濃縮版,其中以屋島作戰計劃為主打。不是沒有驚喜的,例如初號機機身的綠色變螢光綠,感覺更為型仔。而且屋島作戰計劃第六使徒(即TV 版第五使徒)半透明身及快速幾何圖形變身,型到爆燈!無疑,《序》一定要在戲院才能觀賞其出色的CG 技術。



《序》完美嗎?不。這次《序》的主線完全放在碇真嗣身上,主要描述他駕駛EVA 的恐懼--自己一人坐在初號機裡面對使徒的恐懼。但這恐懼描述得比較片面、不夠深入。真嗣恐懼的豈只是使徒那麼簡單,他另一害怕的正正是他身處的而又一無所知的初號機。《序》卻完全把這部份忽略屏棄掉。令到真嗣的懼怕流於表面。沒辦法,劇場版始終有時間限制。《序》大部份時間都供給大場面又要安排劇情,所以令到原來TV 版常出現的真嗣心理描述大大刪減了。原本真嗣坐上初號機的原因並非如此簡單,他坐上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選擇,這是他存活的價值,他坐上去其實是為了証明自己的價值。但《序》總好似把真嗣描述成真的變成救世主一樣--他為了保護其他人所以願意坐上EVA 去,儘管在《序》中他依舊怯懦。



電影中段出現的eye catch 令我感動,是很熟悉的TV 版eye catch 啊!在中段才出現當然是庵野經計算的結果,亦為了《序》起了點題作用。一直覺得自己孤軍作戰的真嗣感到自己非常孤獨,而碇源堂為了背後計劃得已進行得順利,便叫冬月安排真嗣接觸綾波麗。之後eye catch 出現了,正正是《序》英文名︰You Are (Not) Alone. 然後就是赤木叫美里吩咐真嗣把新ID 交給麗,之後的屋島作戰計劃已不再是初號機跟使徒單打獨鬥,而是跟零號機相互合作。



死忠派當然知道「綾波麗的微笑」如何經典。進場前我特意不告訴這給沒看過EVA 的男伴知道就是想看看他會不會有所觸動。結果他最喜歡就是那經典的微笑--因為太漂亮了。始終經典就是經典。不過個人最喜歡倒是Death & Rebirth 那個「綾波麗的微笑」,漂亮多了。





Death & Rebirth:


《序》︰




整體上來說,我滿意《序》,把六集電視版拍成《劇場版》其實不容易,所以把不少細節刪減了,沒有之前TV 版的深度在所難免,但亦因此沒有失去了焦點,所以對新手來說不難理解劇情。視覺亦極享受。滿足了死忠派的懷舊情懷。

NERV 在《序》出現了新舊logo、SEELE 的logo 也轉了,但依舊所有logo 都是出自聖經典故。使徒的次序改了,而渚薰片尾就出場,似乎他的身份會有些微改變。而美里更是早就知道有Lilith 的存在(TV 版她一直不知道,更以為那個是亞當),下一集《破》完全是全新故事,預告片仍不見有明日香蹤跡(相信她下集一定出現,個人懷念她跟貳號機華麗的登場),卻有大量其他新角色及新EVA,我期待,但怕新不如舊。始終《新世紀福音戰士》太經典,別要破壞它在眾人(包括我)心中的神聖地位。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請讓我沉淪




找了很久的poster,價值180 大洋。
初號機太型了吧!

男伴為了遷就我所以陪我看(到現在對於有男孩子在九十年代中是中學生時但沒看過EVA 感到難以置信),我又為了遷就男伴的作休時間表所以仍未去朝聖(這就是互相遷就),不過明天就去拜會了。

我心掛掛得連睡覺都夢見初號機,見到「它」進化到有內置電作戰,不怕OT 了!

回想起,我迷EVA 迷得交關。生平第一本買的漫畫雜誌是《少年ACE》,還不是為了EVA漫畫的連載,還有那個解讀EVA 的精讀。然後居然買了一副一千塊的EVA 拼圖,到現在依然掛在房間裡。仍然連載中的漫畫。在書展買了有SEELE 符號的打火機(當年書展及漫畫展還未正式分家)。還有綾波麗的玻璃杯、葛城美里的首瓣公仔、扭蛋、咭、錢箱等等,以及令我失望的前劇場版Death & RebirthThe End of Evangelion (EOE)。EVA 是我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會買周邊產品的動畫。

現在最最最慚愧的是電視版的VCD 我並不齊全。沒辦法,當時年紀少,沒有能力把它全部買下來。現在唯有等。明天看完《序》後一定上來匯報。



現送上電視版主題曲《殘酷天使的命題》足本MV,內有電視版及EOE 的片段,讓我們重溫何謂經典及一聽就上腦的主題曲吧。


短評 The 32nd HKIFF:《黑金風雲》、《未亡人之戀》、《巴黎屋簷下》、《吻下來、豁出去》

這陣子寫得太多,太累,又想記錄自己看過的,所以略評好了。



L'Ora di Punta《黑金風雲》

Director: Vincenzo MARRA
Cast: Fanny Ardant, Michele Lastella, Giulia Bevilacqua
Country: Italy
Year: 2007
Duration: 95 mins


失望之作。悶。男主角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卻無啦啦貪污,對主角的心理刻劃得不夠。




Those Who Remain《未亡人之戀》

Director: Anne LE NY
Cast: Vincent London, Emmanuelle Devos, Yeelem Jappain
Country: France
Year: 2007
Duration: 90 mins

中規中矩。不是十分好看,但又拍得不差,對男主角內心的痛苦矛盾寂寞掙扎都處理得不俗。 一句到尾,拍得不錯。




Beneath the Rooftops of Paris《巴黎屋簷下》


Director: Hiner SALEEM
Cast: Michel Piccoli, Mylène Demongeot
Country: France
Year: 2007
Color: Colour
Duration: 98 mins

我沒看過Rene Clair 拍的那個版本,不能比較。我只能說,整個電影節我覺得最不好看的是這部,儘管完場時有不少人拍掌,以及有評論說導演化腐朽為神奇。但我不能認同。簡介說「導演以簡約的形體敍事、積大地式的輕靈拍出半默劇的風格」,我看到的卻是眼高手低、賣弄及造作的拍攝手法,令我看得十分不耐煩。某些場面是多餘及沒有意義。我唯一喜歡的是Michel Piccoli 精湛的演技,以及他飾演的男主角死後化為一隻鷹飛翔那一幕。
就當我見識少好了,這部電影有多勁我也無法欣賞及喜歡。



Shall We Kiss?《吻下來、豁出去》

Director: Emmanuel MOURET
Cast: Virginie Ledoyen, Emmanuel Mouret, Julie Gayet
Country: France
Year: 2007
Duration: 102 mins

很法式浪漫的一部電影。儘管故事不算新穎,但拍得很清新有趣,充滿幽默感,看得令人愉快。
配上舒伯特的音樂,聽覺享受。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邊看一邊想起杜魯福。

電影節曲終人散,我的主打節目才正式開始︰不朽的褒曼。
Ingmar Bergman 作品眾多,但我只看過四套,包括The Seventh Seal《第七封印》、Wild Strawberries《野草莓》、Persona《假面》及遺作Saraband《夕陽舞曲》。
個人最喜愛《野草莓》;看得最多是《夕陽舞曲》;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假面》,我對今次電影節沒有這部作品感到奇怪,相信夏季的Bergman 回顧展一定會上映。
拭‧目‧以‧待!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原來如此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
——亦舒《我們不是天使》

但我無法不怪責我的前僱主。
我相信有很多事都是事在人為,但人活了這些年來,才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真有際遇這回事。



真正的才華如火焰般難以收藏,總會燎原。
——亦舒《曾經深愛過》
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可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日劇《悠長假期》

這是現實的悲哀,你喜歡的不一定是你能做的,這個世界真諷刺。

Isn't it ironic, don't you think?
A little too ironic...and yeah I really do think...
--Alanis Morissette's Ironic


Life SUCKS.
That's the only thing that I wanna say.

心靈雞湯

恆指都靠外圍股市借勢反彈

我這個人生的小低潮幾時先完?
真的要霉/楣到2009 嗎?
何其壯觀啊!





世上有幾件事大抵是不存在的︰幸福的婚姻,聽話的孩子,與合理的老闆。
--亦舒《剪刀替針做媒人》


做人靠自己爭氣,我若背不起生活包袱,我就不敢活著。
——亦舒《沒有季節的都會》


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極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絕對是個人才。
——亦舒《變形記》


不喜歡學生生涯的通常只是學生本人, 這一個階段成為過去,則人人留戀不已。
--亦舒《推薦書》


一生不知要捱多少批鬥:力爭上游是不自量力,精打細算變為太工心計,保護自身即是自私自利,簡直做什麼錯什麼,被欺壓得退往牆角,不外是因為無人撐腰。
——亦舒《黑羊》


也許一個人在真正無可奈何的時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
——亦舒《家明與玫瑰》


我所有的,不過是自己這雙手。
——亦舒《這雙手雖然小》


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亦舒《喜寶》


你要是覺得人格、自尊、時間、友誼、愛情、良知......統統比金錢重要,你不會有錢。
--亦舒《只有眼睛最真》


人其實很難真正自由,鎖住人的,往往是那人自己。不知不覺,我們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隸,就是事業的婢僕。
——亦舒《連環》


一得總有一失,人生必有逆境, 否極則泰來,事在人為。
原來,只有繁忙人才能享受餘閒, 天天閒著,漫無目標,慘過身兼數職。
--亦舒《隨心》


一個人要超越他的環境及出身,進步是不夠的,非要進化不可,那樣大業,豈能人人做到。
——亦舒《風滿樓》


並非該行不濟,並非要求有高低之分, 而是個人才藝不得出眾,故收入不能脫穎而出。
--亦舒《禿筆》


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辛苦,這一代最辛苦的是已經認為辛苦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亦舒《假夢真淚》


我的金錢太少,時間太多, 唯一合邏輯的做法便是以時間來換取金錢。
--亦舒《自白書》


人活在世界上,總要對環境作某一個程度的妥協。
--亦舒《自白書》


故意收起真性情去迎合某人某事, 肯定是極之痛苦的營生, 所得到的,永遠無法彌補所失去的。
--亦舒《隨想》


一個人如果做一份工作做得那麼痛苦, 只證明了一件事,他並不適合做那份工作, 他的能力有所不逮,應該早日轉行。
--亦舒《自白書》


在外頭工作的人,才幹與職位往往不成比例, 最重要是懂得混,否則永遠獨欠東風。
--亦舒《自白書》


你大概誤會大學文憑是世界之匙,開啟順風順水之門,這並不正確。讀書目的是進修學問,拓闊胸襟。人生所有煩惱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只不過學識涵養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而已。
——亦舒《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


十年寒窗,十年苦幹,再加上十足十的運氣,才能有一份事業,你別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數人祇能有一份職業,借之糊口,辛勞一生,有多少人敢說他的工作是事業?
——亦舒《圓舞》



這是為何我喜歡,以及我需要的。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心聲

轉載
家明雜感﹕生命是用電影煉成的(明報) 03月 23日 星期日 05:10AM

【明報專訊】在眾多文藝愛好者之間,是不是只有「影癡」才這麼雜食?就是說但凡「電影」,無論新片、舊片、爛片、cult片、紀錄片、前衛電影,古今中外,都可以吸引影癡的注視。不少影癡,就以什麼電影都看為榮。如果看電影真的等同飲食口味,那影癡必然是凡可以下嚥的,都願意一試的食客。

影癡電影看得多,都是一台會行走的電影字典。他們是內建了metadata的資料庫,可以隨時如數家珍,滔滔不絕,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扯個不易樂乎。一個人名或戲名,影癡總有說不完的電影往事、童年回憶、技術概念、歷史理論、相關知識……,或再牽連出十個人名廿個戲名,每筆資料總可一再無限延伸,沒完沒了map下去。


《Cinemania》影癡實錄

前陣子看了2002年一部美國 紀錄片《Cinemania》,圍繞幾個紐約 的影癡。他們是怎樣的瘋迷程度?每天看3至5部電影,全年無休。他們從不社交,影癡間離群獨居。若有電影要看,他們不出席婚宴、葬禮或到醫院探望朋友,毋須掙扎,朋友自會明白。對影癡而言,電影比愛情、性更重要,電影已不止是「迷戀」(beyond obsession)。這幾個影癡沒有工作,有些人節衣宿食、有些繼承親戚的財產,不找工作、發展個人事業,全為了節省時間看電影。他們熟悉紐約所有電影放映場合(如MOMA),熟讀每周的時間表,以時間換取空間,像我們在電影節編排時間表「趕場」,分別只是,他們天天都是「電影節」,做人的目標就只一個:「看電影」。

有個叫Bill的哲學家,每次觀映前,必定洗浴、換上乾淨衣服及內衣褲,確保以最舒適的狀態入影院。而且每次都把眼鏡清洗乾淨,他對不潔的眼鏡有恐懼,像患有「強迫症」的人不住洗手一樣。有個叫Jack的,飲食習慣也得遷就。他不吃全素餐,因為大量蔬菜影響腸臟「時間表」,變相減低看電影的效率。有個叫Harvey的,他隨口可說出任何影片的長度,在蒲影院時,常主動向主辦單位更正影片的資料:「By the way,今晚那部片子其實是108分鐘才對」。


終極影癡樂與怒

有個叫Roberta的中年女人,個子不高,說起電影來卻斬釘截鐵,很有霸氣。她說自1950年代開始對電影認真,此後看電影不絕,收藏所有票尾、大量放映節目表及珍貴電影紀念品,雜亂無章堆滿自己居住的小單位。她不算易相處,多次跟影院的職員摩擦,MOMA的管理層決定取消她的會員資格,不歡迎她再到那裏看戲。至於Jack,也因為常在影院跟別人吵架、打架(他要教訓在影院談話、吃東西的滋擾者),屢被警察逮捕。

《Cinemania》的終極影癡,全部都沒有工作,沒有家庭,沒有戀人。看在我們這些沒有工作就混身不自在的打工仔眼裏,都是異類。他們其貌不揚(嚴格來說都很醜),居室狹小,卻堆滿書本、影帶、雜物及垃圾(塑膠袋、廢紙);那副狼狽,也肯定不是我們見慣窗明几淨、落地破璃的小布爾喬亞心態能夠明瞭。他們不修邊幅、衣衫襤褸、頭髮蓬鬆、帶厚厚的老花鏡,頂大肚子踢涼鞋便出門,而且總提或背上大包小包。要是在香港的街頭給我們撞見,不被看成精神有問題或露宿者,也準被判定為「雙失」的loser無疑。


電影節熟客與稀客

但這些終極影癡除了看電影,什麼都不在乎,也休管別人怎樣看。Jack的朋友曾問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很不正常?他說會,但「不正常」有什麼不好?「正常」只代表大部人的行為,不一定見得就是好或對。又有人問他一天到晚蒲影院,不是很逃避現實嗎?他說,「逃避」本來就是電影與生俱來的功能,再說「現實」有什麼好稀罕,誰願意活在這見鬼的現實?

香港有沒有這樣狂熱的影癡?這些年看電影節或其他特備電影節目,偶爾也碰見一些逢戲必看的熱心觀眾。有位好像叫阿漢的老人家,很低調,但多年來出現在不同場合,看電影看展覽都碰過他。另外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影友,有人總要佔差不多位置(所以文化中心 大劇院第一排都是熟悉的臉孔);有些人提大包小包,節目表及場刊放滿一袋,手上的戲票厚厚一疊。香港的電影放映數目遠遠不如紐約,但好些觀眾還是矢志不渝的,只要有機會就蒲電影院去。反而最怕一些為趕時髦湊電影節熱鬧的稀客,幾年光景不到,已經一副「曾經滄海」的老鬼姿態,說電影節變了、電影褪色了,自己不得不放下身段,電影節沒參與好多年。本來人各有志,要過主其實不必說出來;而且江山代有影迷出,少你一個,沒人會放在心上的。

說起神憎鬼厭,大部分人都像《Cinemania》的Jack一樣,最討厭影院的滋擾者。你有權說話、向女朋友解話,但我也有權喝止你、公然咒罵你,自由社會人人平等。常覺得,第一次看一部電影,就像初夜,一生人就那麼一次,要是你故意來挑撥,高談闊論或大聲接電話,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不讓你好過。令人好奇的是,《Cinemania》的Jack愛恨如此分明,若出現在今年香港電影節開幕觀賞山田洋次的《母親》,目睹主辦單位在電影放完前,急不及待多次公告貴賓酒會之安排,將有什麼言論及反應?



文﹕家明
編輯:葉旺文
策劃:家明

The 32nd HKIFF: Divided We Fall《笑看風雲過》︰團結必勝




Director: Jan HREBEJK
Cast: Boleslav Polivka, Csongor Kassai, Jaroslav Dusek
Country: Czech Republic
Year: 2000
Duration: 117 mins


悲喜交集的二次大戰片用傳統的喜劇手法拍出黑色幽默。

電影一開始其實隱約滲透了一種悲劇味道,有山雨欲來之勢。特別是納粹德軍把David 一家送走的那一幕。猶太人David 臨走前跟女主角Marie 說去的那個地方環境很好,親友的信說那兒什麼都好但是叔叔病了,不過其實叔叔已死了十五年。一看到這一幕,心都寒了,誰都知道猶太人要去的真是一個鬼地方。然後電影氣氛卻開始變得輕鬆,起碼不沉重,緊張的時候往往來一個twist 變成笑話。到最後更是大團圓結局,好人有好報。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正正是電影想說的東西。起碼團結大家才能在亂世中活下去,這亦是原本捷克片名《我們要互助》的意思。看似向納粹德軍賣力的捷克人Horst 卻幫忙救了David 一命;討厭德軍的鄰居一開始卻欲舉報David,到最後明知男主角Josef 及Horst 向共軍說謊卻為他們掩飾;男主角表面在幫德軍做事實際只為不用被德軍懷疑而保住自己一家及David 的性命;David 也在重要關頭出了一分力救自己及救救命恩人。大家互相幫忙才能生存。只是這樣看來,好人跟壞人的界線到底在哪裡?電影中段有一幕罕有地顯示了一向強悍德國軍官人性化的一面︰該德國軍官因為戰爭導致家破人亡,受刺激過度腦溢血了,之後向Josef 道歉自己打擾了他--脆弱及惹人同情。其實他有多壞?他也是戰爭的受害人。至少在戰爭結束後,他的遭遇沒有受到同情,反而不停受到羞辱。

電影尾聲,男主角帶著太太誕下的初生兒在一片頹垣敗瓦中的市內散步,然後他看到已死去的前僱主的一家人,即David 的家人、被德軍殺掉的鄰居小狗、以及腦溢血的德國軍官在戰事中死去的兒子。生前的對敵,死後和睦地坐在一起,所有仇恨都隨死亡煙消雲散。或者是告訴你︰既然死去的都可以不計前嫌,何況是活著的人?

我想,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故事最想說的其實是放下仇恨,在戰爭中只有受害者,所以所有人都該團結起來,如果人類分裂的話所有人都是輸家。

電影好看,配樂動聽。只是笑完後其實會覺得心酸,想起納粹德軍走了,隨之而來的卻是紅軍蘇共的高壓統治。捷克其實充滿血與淚。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悼念哥哥


這麼快就五年了。

他是真正的名星。


那天重看了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一直都覺得大家太集中討論梁朝偉的表現而忽視了哥哥在內裡的演技。有誰記得哥哥有被提名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大家只記得當年梁朝偉因同一部電影獲得同一個獎。哥哥演何寶榮演得很放很放,個人認為這不是因為他的性取向,而是他有演技。何寶榮在戲中的賴皮、自私、騷、恃寵而驕,哥哥都演繹得淋漓盡致。叫仍然病重中的黎耀輝煮飯、那種近乎不要臉、帶點撒嬌又無賴地「嗲」黎耀輝復合等,若果他不是演得出何寶榮對黎耀輝這些相當討人厭的態度,就突顯不了黎耀輝的心理痛苦精神壓力;梁朝偉不是有這樣好的拍擋的話,也不會發揮得這樣好吧。其後,何寶榮知道永遠都無法再跟黎耀輝從頭開始時那種悔不當初,哥哥更演得絲絲入扣。
這樣的俊俏、這樣的演員、這樣的名星,這樣的突然,這樣的離開,這樣的可惜。

The 32nd HKIFF: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s 《賊兄弟連環劫》︰破碎家庭






Director: Sidney LUMET
Cast: Philip Seymour Hoffman, Ethan Hawke, Albert Finney
Country: USA
Year: 2007
Duration: 117 mins



我不是第一次看薛尼盧密的電影,但羞慚地這次其實只是第二次。第一次看他的作品是1957 年的12 Angry Men《十二怒漢》。喜歡得很,整部電影的setting 只是在一間房間裡。12 個人組成的陪審團談討案情,決定疑犯有罪與否,拍得很有壓迫感。當然編劇功不可沒,電影充滿邏輯思考理性分析的辯論等等。電影拍得很好看,只是我沒有把薛尼盧密列入我喜歡的導演名單裡。


電影一開始哥哥Andy(Andrew) 在里約熱內盧跟妻子纏綿後的對話暗示夫妻生活早已有不和諧。 然後就打出了這個字幕"May You be in Heaven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這是愛爾蘭的婚禮祝酒語--揭示家庭問題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一個家庭的誕生往往是由婚姻開始,婚姻有問題家庭不見得會好。電影即刻切入去下一幕,弟弟Hank 的婚姻及財政上都出現了問題,他要付贍養費及要供女兒讀私校而陷入財政困難。而Andy 在工作上有極大麻煩,同時希望跟妻子在巴西重新開始,因而需要一大筆金錢。Hank 在Andy 的說服下決定打劫,打劫不成功問題越滾越大,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敘事方式以非線性進行(令我想Pulp Fiction《危險人物》及Memento《凶心人》,個人比較喜歡這兩套的narrative ),每次都用不同的第一身角度去拍,有時是哥哥、有時是弟弟、有時是父親,每次都揭示一些背後的家庭問題,例如Andy 及其妻子性生活不協調、Hank 跟兄嫂搭上、Hank 的前妻及女兒都看不起自己、Andy 妒嫉Hank 比較得寵、Andy 跟爸爸既愛又恨的關係等等,這些全都是家庭問題。到最後電影視點跳出用回第三身角度拍攝,問題聚焦在一起,所有謎底解開(父親知道是Andy 劫案的幕後黑手、Andy 知道Hank 跟太太有染)後,事情就去到絕路。本姓的家庭完全破裂。

Philip Seymour Hoffman 真的好演技。今天看到他飾演哥哥時不禁懷疑這真是數天前看Charlie Wilson's War 裡的CIA 情報員嗎?我想這部電影如果沒有他應該會失色了不少。

中文譯名跟英文本名以及電影內容都不配合,改改它可能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