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電影節後記

我的電影節正式結束了,真累。今年的戲碼比上年好,可是又不算非常出色,因為時間跟銀包關係,有幾套聲譽不錯的我都沒選到,包括現正上映的Micmacs, AmreekaLetters to Father Jacob

影友或喜歡逐套短評,我只寫印象最深的就算了。今年的選片在此,大部份都有寫觀後感,後期的卻因為太累而不寫了。

一如上文所言,今年的選片都不錯,出事頻率大為減少,但論比較上乘的新作,其實不多。個人認為比較出色的是Roman Polanski's The Ghost Writer, Oscar 最佳外語片The Secret in Their Eyes,而 印片3 Idiots 及伊朗片The Time That Remains 也不錯。

不按新舊片之分,真正傑作其實是Metropolis,終極復修後Fritz Lang 的意念更加清晰,劇情亦理順多了,不看真的走寶。另外最令我驚喜是印片之父Guru Dutt 的作品,今年HKIFF 只放4 套,我只看了兩套,分別是《求之不得》(Pyaasa) 及《紙花》(Kaagaz Ka Phool),兩者皆優,只是前者更佳。《紙花》令人看得心傷,男女主角命運簡直就是交換了一樣,結局最後一幕是Guru Dutt 對印度電影界提出最大的控訴。電影中段這4 分鐘沒有對白,單靠鏡頭、燈光、場面調度及男女主角的面部表情去訴說他倆之間的感情關係,非常含蓄動人。



The Red Shoes 因為HKIFF 安排問題,令我錯失結局,唯有回家補看。The Red Shoes 的起承轉合其實非常公式化,但這不代表不好,相反可以被視為示範作。不記得是否家明說過,The Red Shoes 的第一幕非常妙,一場芭蕾舞團表演,盡顯主角三人的背景以及性格;另中段"The Red Shoes" 的芭蕾舞拍得非常好看。

今年安哲羅普洛斯的回顧我看了4 套。以前我只看過《一生何求》的vcd,當時年少,不覺這是art-house film,也不覺得悶,感覺感人。今年看這4 套,我懷疑安氏可能是當今世上僅存會拍純art film 的導演。別問我什麼是純art film,我無法給你定義,至少個人認為是零娛樂性。安氏的《尤利西斯的凝望》及《悲傷草原》的長鏡,深得我心。前者中段的10 分鐘家庭聚會的長鐘,簡直是經典,10 分鐘把希臘5 年的歷史「側寫」拍出來,我愛到不得了。我喜歡安氏的長鏡,360 度的橫鏡,他把整個場景的空間感都拍出來,這是其他電影無法帶給我的觀影感受。《霧中風景》也很好,只是感覺技術上好像沒《尤》那麼出色。

對啊,最好的始終是已經被視為經典的作品,可是大師出馬不代表不出事。Alain Resnais 的Wild Grass,以及安氏的The Dust of Time 是今年最令我失望的作品。Wild Grass 的評語似乎呈現兩極狀況,但我委實完全不喜歡。The Dust of Time 是安氏最新作品,亦是最不安氏的作品,他的signature 幾乎不見,我看那一場若有1/3 觀眾中途離場,而我是甚少看戲望手錶的人,也忍不住看看「幾時先完呀?」看到電影只不過放映了1 個小時左右時,就感到氣餒。坦白說,安氏不算我喜歡的導演,我也的確覺得他的電影既慢又長,的確容易令人看得分心、欲睡,不過我也抵受得住,甚至欣賞安氏其他作品,而這部居然令我耐性盡失,可想而知這電影令我有多「難受」。或許我誇張了,就當是珠玉在前吧。不過,如果我是先看The Dust of Time 的話,我或許不會再去看安氏其他的電影。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亦舒的蛻變。

我相信讀一位作者的書,會讀出她的思想及性格。

關於亦舒,我最熟悉及最先看的是她90 年代的作品,非常喜歡。對她前期作品,例如至為有名的《喜寶》及《玫瑰的故事》反而沒甚好感,可能是先入為主,也有可能她90 年代時的文筆、思想都比80 年代進化多了,所以看她初出道的作品,我總覺得「不夠亦舒」。

這幾年,反而又覺得亦舒退步了。故事的轉折位過於突兀,男女之間通電的過程太過突然,感覺兒戲,也說實在,一本比一本失望。這次新作《那一天,我對你說》水準倒是回來了,只是金句變少。

近年,亦舒作品越來越「色」。要知道她從不賣弄,基本上男女主角接吻情節也很少提及,近來卻「一反常態」。以前亦舒的作品會提及以下幾點︰不論男女,學問要好;男方對女方好是必然,但最重要是男要懂得令女的笑,不然兩個人很難走在一起;做人要沉得住氣。總之,亦舒作品給你的感覺是,入世得來其實很脫俗,而且內斂。

以上觀點最近好似丟淡了。學問仍然重要,但好像不是必須,而且那種內斂好像不見了。《塔裡的六月》的女主角會全裸,內裡有不合倫理的男女關係,對於亦舒以往的作品來說已算非常「踩界」。上一本《天堂一樣》的女主角,更是從事援交,或者可稱為高級妓女的職業。女主角終於賺到一大筆收入可以讀書了,她也只是得過且過,請槍找人幫自己打功課。這,非常不亦舒。雖然如此,但亦舒始終是亦舒,她的文筆依然秀麗,因此也不覺猥瑣。

這次《那一天,我對你說》的男女主角再次變回擁有高尚職業的專業人士,男女之間產生化學反應的原因倒是跟這幾年的作品一樣︰原始的性吸引力。以往的男女主角追求的是一種屬於知性、近乎神交的關係,所以要相配、男的可以令女的笑,當然皮相也重要,但也止於男女覺得雙方「好看」的地步而已。近年亦舒把一切「還原」︰原來什麼也不及肉體吸引來得緊要。她也越寫越白了,你若覺得一個人吸引,他的汗息再大再臭,也會變成麝香;熱戀的年輕男女是在寢室裡消磨時間的;呵,還有,她的女角特別喜歡擁有茂盛毛髮的男生。這些描述,在她90 年代的作品裡幾乎不見,以往我們頂多只看到女主角要求男主角把她抱得「緊些,再緊些」,又或者女主角覺得男生擁有倒三角型的上半身身段非常吸引,謹此而已。

真有趣,若把亦舒的作品按出版時序攤開來看,你會看到她筆下女主角的轉變︰由比較任性、愛情大過天的黃毛丫頭,變成新時代女性,說女性要自主、要獨立、要工作、擇偶條件要匹配、要有學識學養、要令你笑,到今時今日,變成原始性吸引才至為重要。亦舒變低俗嗎?不,我倒是覺得她變坦白了。又或許,一個人年長了,對事物看法也不太一樣。以往覺得重要的,原來不算什麼,或者覺得原來做人,最重要的還是滿足原始慾望。女生也可以好色(不羞於表達自己喜歡男色),「媽媽上年紀變成中性,非常客觀,只有老小姐們在吃人的傳統觀點與新世界之間掙扎」,或許這就是亦舒借女主角的對白來表達自己近年的想法。女生也可以好色,這想法其實也很新時代吧,亦舒再如何變得「原始」,始終也是走在尖端,並不守舊。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I hate copycat

I love cat, but I hate copycat.

日前,本blog 的兩篇文章(MetropolisPyaasa)涉嫌被人抄襲。
有人說︰你寫得好才被人抄襲吧?
我卻不同意,寫得好也不等於要被人抄襲吧?(況且我也不算寫得很好吧?)
本博文章也曾被不少blogger 連結,大家觀點相近link 來link 去本是正常,我也感到高興。但如果有人基於本人文章再進行「二次創作」、copy & paste 後刪減少許文字就當是自己作品,恕本人不能接受。

本博文章其實歡迎任何人轉載,但請知會本人,以及列明文章出處及作者就可以了。一句講哂,好似廿四味首歌咁︰respect 就 ok。

本人不希望抄襲事件會發生第三次,如果真的發生了,無論是誰、抄襲哪一篇文章,下次必然會把url 放上來。屆時,可以讓大家對比一下,始終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關於紅色的隨想

這陣子的hkiff 磨得我沒心機上twitter 也沒有心機上面書,今晚終於出tweets︰

跟獨裁法西斯政府談判是天大笑話。
香港人最愛用「理性」二字去掩飾自己的怕死懦弱,這種人我稱之為偽理性撚。
怕死是人之常情,但不要以理性作為藉口。
亦不要誣衊不怕犧牲的人為不理性。
共產黨其實有幾難了解?共產黨其實相當實際,你有籌碼響手佢就會讓步;你冇佢就只會一味敷衍拖延你,因為佢根本唔需要買你怕。
每次見天朝咁對香港,我好想問一句︰「乜你真係好唔想收番台灣咩?」 然後就會笑自己白痴,如果專制大陸要收番台灣,早就有民主的台灣係一定唔肯,於是只得一個後果︰打仗。所以呢個用嚟示範一國兩制的小香港,根本已經冇哂價值。普選?民主?呢一世都冇!
我從來都認為,一個專制獨裁不尊重人權民主自由的國家於國際間崛起,對這世界來說從來都不是好事。
法西斯主義已經死灰復燃,等多10 年多,就會重新出現響呢個世界。


晚上我在page one 看到《當中國統治世界》這書,因為前陣子好像在明報副刊看到有人介紹這個,說什麼大陸版都被剪得支離破碎,令到觀點與角度變得非常天朝口味。
這書是台灣正體版,賣點之一是一刀不剪,真夠幽默。幽天朝一默。
由於有印象,所以揭了揭,書很厚,我也沒什麼心機看,倒是封底引用《時代雜誌》的書評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中國的治理習慣迥異於西方,強調和諧與穩定,而不是自由與正義。
這是否暗示了天朝為了和諧與穩定而可以犧牲自由與正義?
簡介還說「作者馬丁‧賈克認為,中國不但是下一個經濟領域的超級大國,而且由它建構出來的世界秩序,將與在美國領導下所擁有的秩序大相逕庭。.....賈克指出,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所反映出的,將不是西方的價值,而是中國的價值。」
坦白說,我想起聖經新約默示錄。

到最後,其實我最想說的是,516 出來投票吧!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Pyaasa























英文名Thirst,中文名《求之不得》。
如果大家想看這部電影的資料,上youtube 找片看,記住用印度名好了,因為打英文是會search 不到的。坦白說,就算電影中,Pyaasa 是譯The Thirsty One(英國譯名是也),而不是美版Thirst

印度文我是不會懂得啦,我也不知道Pyaasa 這字本身意思是什麼,如果真的直譯Thirst/Thirsty 之類,我只能說改得真好,貼題到不得了。

Thirst,渴求,或口渴。感覺很貧乏,很窮,很肚餓。窮人渴求溫飽、富人渴求更多財富、女人渴求安穩生活、亦有女人渴求愛情、有理想的人渴求得到賞識及認同。人人都有不求渴求,但這渴求會導致到不同程度的悲劇,也可以是無止境。

我對Bollywood 認識非常淺,片也看得很少,認為Bollywood 片都是開開心心、大團圓結局,大量歌舞場面。在Slumdog Millionaire 這部其實是英國片的偽印度片於香港風行一時時,曾有副刊花了一版篇幅介紹Bollywood 片,當中說過印度人因為大都生活苦,所以電影偏向熱鬧開心快活,更一定要happy ending,這樣大家才可以看得快樂,暫時逃避現實。聽說Slumdog Millionaire 在「原產地」印度票房不好,因為印度人覺得「我哋生活咁慘,點解你仲要拍埋d 貧民窟生活?」下?Slumdog Millionaire 個ending 已經好happy 架喇喎?Anyway,不知道當時報導有幾多水份,總之已構成了我對Bollywood 片的印象及皮毛知識。

因此我入場前對Guru Dutt 這位Bollywood 之父的作品抱有好奇之心,究竟其作品可以有多好,去到經典的地步?歌有多好舞有多勁?我承認我無知,因為我變了,入場前絕對不會對電影做research,抱著完全無知的心態去觀看,目的是希望有驚喜。知得太多會容易失望,加上我是一個很容易有過高期望的人,所以,sorry,Agnes 姐你d Guru Dutt 文我真係睇咗Thirst 先睇!哈!

也因為一無所知,這片的確帶給我驚喜。首先,電影改變了我對Bollywood 片的印象。現在回想當初以為Guru Dutt 的片會有什麼盛大歌舞真的夠白痴,因為它跟其他Bollywood 片完全是兩回事啊。或許這樣說對其他印度片不恭,但Thirst 的確有深度得多(這些其實在Agnes 早就撰文說了)。它不是一味跟你熱熱鬧,而是揭示了當時印度窮人社會的狀況、人性的醜陋、社會文化界的虛偽。男主角大學畢業,卻失業;有理想有天份但得不到賞識;餓了就走去做咕喱,可是卻換來假硬幣。其中一位女主角做低賤工作,因而常受到欺負屈辱。客人禁止跳舞女郎照顧病了的孩子,為了生計,她邊跳邊哭了。這電影根本就帶有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影子,揭示了印度低下層活於貧窮中 ,如何每天掙扎,只為生存,可以吃一頓飯而已。貧窮更可以令到家庭成員不和睦,更是愛情最大的敵人。男主角Vijay 日復日地走向絕望。這跟一般印度片的熱鬧、快樂完全是兩回事。

他的絕望令他選擇自殺。然後戲劇性的一/幾幕終於來了。Vijay 就像歷史上無數的藝術家一樣,「死去」後才成名。從來不欣賞他的就認為他是天才(小型出版社的老闆),不認識他的就吹噓自己跟他很熟悉。貧窮令到他跟家人不睦,等到名成利就時金錢利益更令朋友及兄弟跟他「斷絕關係」。伯多祿三次不認耶穌,他三次不被朋友兄弟情人所認。被人唾棄、白衣被扯爛的他也不認自己。他走入議廳的書房,前度女友走進去,他站在門窗前,背後有度白光打在他身上,然後變成古今中外聖人智者一般的形象,Vijay 終於看清了世情了︰原來文化界是如此不識泰山、如此虛偽(在出版社老闆家中唸詩後所遇到的冷淡對待)。朋友兄弟都只不過是見利忘義,社會就是如此趨炎附勢。他不是討厭人類,也不是說人性本惡。他看透到一個地步,沒有痛恨背叛他者,而直視問題本質「社會」及「文化」︰對在生者嗤之以鼻,對往死者無限崇拜;窮是一種罪,令到窮人得不到尊重及重視。見利忘義是被這環境生活下迫出來的。他看透了,不再渴望他的才華得到賞識,不再渴求受人景仰,不再執著自己身份,因為一切都是虛幻,所有渴求都不切實際。他為了得到心靈安靜,寧願逃離繁華之地。

電影指出Guru Dutt 所處身的印度社會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同時讚揚窮人的高尚情操。窮人就算腌臢地、沒尊嚴生活,卻是電影中唯一善者,按摩師、妓女、甚至跟Vijay 不認識的乞丐,都不問回報的去幫助Vijay。

Thirst 指的是所有人的渴求,Vijay 身邊的人對虛榮名利的渴求而害苦了他,但他自己的渴求,何嘗不是害苦了其他人?這電影可以把討論從人性、社會、文化,提升到哲學性、很禪的層面了。




05:09 to 07:13 是個人喜歡的一幕,拍得很美。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Dancing Cheek to Cheek

這陣子晚晚都在聽這首歌。
原唱仍然是Fred Astaire,是Top Hat (1935) 的歌。
我最想要是這個電影版本,氣氛好浪漫啊!
不過好在有偉大的android apps,找不到這版本,都找到Fred Astaire 之後的錄唱唱片版本。




Fred Astaire 好看,其中的一原因其實是Ginger Rogers 也跳得好看。
正如他自己說 "Ginger was brilliantly effective. She made everything work for her. Actually, she made things very fine for the both of us and she deserves most of the credit for our success."

希望可以在大銀幕看一次Fred Astaire & Ginger Rogers。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The Weeping Meadow/Please, Please Me!/Shameless


仍然略寫。























Eleni Karaindrou 的音樂一流。Angelopoulos 的影像處理也是一流,被譽為希臘電影詩人的他,真的把畫面拍得像畫一樣。水/河經常在片中出現,水反映影像,變成倒影,於是把一切變成如詩似畫。



女主角Eleni 的一生,就是被上世紀多次的戰亂、革命、政治盪局、內戰而影響著,她因此失去父母、失去丈夫、失去兒子。從她身上可以看到希臘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她,就是希臘的化身。

人人都為Eleni 而悲哀,我卻覺得Alexis 最可憐。為了音樂發展事業走到美國,為了把妻兒帶離戰亂的國家到美國去,唯有加入美軍走上沙場,最後戰死於太平洋戰爭最後一役,死於沖繩。一個希臘人,為了生計走到言語不通的美國,為了妻兒卻死在本來跟希臘全無關係的日本上。死於完全陌生的領土上、包圍著自己全都是跟自己溝通不了的外語人。Eleni  跟Alexis 在生在死也一樣孤獨。

Alexi 上郵輪前,Eleni 把一件未完成的毛衣交給他︰「時間太短,我趕不切把它完成。」然後Alexi 沒有接著毛衣,卻拉著冷毛線,一邊登上小艇,準備上遊輪。毛線一直拉一直拉,毛衣變得越來越小。他倆距離雖越來越遠,那一條紅線卻把他們聯繫著。很盪氣迴腸,很詩意。可是毛線終有拉完的一刻。這一幕,我最喜歡。





























Please, Please Me!
上年Emmanuel Mouret 的Shall We Kiss? 雖然拍得一般,但勝在看得開心。節奏輕快、幽默、輕鬆。今年Emmanuel Mouret 再一次跟你談談男女關係及愛情,但明顯比上一次失色。

電影中段,Emmanuel Mouret 著墨於男主角(即佢自己)於派對中的有趣事,算蠻有趣,卻對故事推進沒什麼幫助。

到最後我更不明白他想表達什麼,他女友背叛他了,他傷心。難道是說他終於明白自己背著女友認識其他女人會很傷女友心嗎?想一想,也許就如英譯片名所言,指出女人反覆無常的性情吧(有入場看的觀眾就會明白)?

女人啊,會呷醋。因為呷醋又想表現自己大方,就會要求或表明男方可以做不合乎情理的事。你要跟其他女人睡吧,睡過後我們就會變成不可分開的伴侶了,因為我們已經克服了最難克服的事。五時花六時變,一時喜歡新歡喜歡到不得了,舊愛一有良好表現又回心轉意。女人愛浪漫,寫得一手好字就可以掠取她芳心。原來電影不是跟你說愛情,是跟你說女人。不過不抵死不深刻不有趣。

片中女角甚搶眼,最不搶眼的是總統女兒,但女傭人及女朋友實在省鏡。女朋友貌美身材好,傭人則一副鄰家女孩模樣,清純平易近人。
























捷克片。Shameless。
看罷男伴問我為何叫Shameless,男主角都唔係好無恥啫。其實他無恥在嫌棄糟糠之妻的外表,以愛情為藉口搭上年輕貌美的保母,再以同一藉口搭上年老歌手,再暗示搭上以前的學生。無恥就是明明是花心,卻用愛情做藉口去飢不擇食。

男主角的主線不好看,反而他太太那條婚姻失意後再發展另一關係那一條線比較好看,也拍得有味道。捷克的獨有幽默,前夫父母反而鼓勵她發展另一段關係,更邀請男方來晚餐,把兒子的房間借給他們過夜。歌手兒子接受母親這個年輕男友,大家更會一起喝酒談論性事。男的離婚後生活越來越亂,女方卻越來越精彩,再次捉到幸福。

電影本來不過不失,不過結尾卻看得茫然。一來結束得太突然,二來我實在不明白兒子問男主角那個問題,然後看到放生的魚「復活」了,究竟有何意思。


正節期結束,我的電影節仍然未完結,至少還有6 套大師電影未看。

最後送上The Weeping Meadow 的配樂,太動聽。




最終找到Metropolis 中的視象電話了。



拜見臣

今日係hkiff 正節期last day,亦都係Eason 演唱會Duo last day。
今日唔講hkiff,講Eason。






































Eason 的演唱會是唯一可以令我毫不猶疑,而且下定決心一定要買票價最貴的演唱會。
除了Third  Encounter 外,他每次在紅館開的演唱會我都是必看的。
做了他多年歌迷,發覺他的票一年比一年難買。以往最多買不到好位置,現在是你想買最貴的都買不到。上次的Moving On Stage 1,怎都買不到四百多元的票,十分失望。

今年本來滿心期待他的演唱會,可是自第一天上forum 見有人說他唱得很差、聲已爛的post,報紙也說他要打類固醇開聲之後,我已經把期望降到最低,免得後來會失望。

終於去看了,對,聲已爛。明顯沙聲,奇怪在沙聲不等於走音。這是我看過最不好看的Eason,他狀態不好是原因之一,其二是他唱得太多前輩的歌了。身邊的Eason fans 一不懂Eason 唱的歌時就問我究竟他在唱什麼,而我頂多只講得出原唱歌手名、唱到當中幾句歌詞,但歌名我也忘記了。試問其他Eason 歌迷,特別是年輕的一輩會有何感想?悶囉。

前1/3 場因為如此,所以觀眾反應不太熱烈。之後到快歌環節了,突然氣氛一轉,全場high 爆。坦白說,Eason 跳舞是好看的,他的確有這方面的天份。大部份觀眾都站起來,跟著拍子在動。不過,整個快歌環節,他都不是唱自己的歌。其實我覺得,是因為觀眾自己都想投入,所以大家一聽到快歌就自動high 起來,不然這演唱會會沒睇頭。

越來越high 了。觀眾high 到Eason 介紹樂隊成員、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及贊助時,都是站起來的。Eason 本來就是口水佬,喜說笑,就算介紹band 友都可以令到觀眾看得開心。更重要是他懂得自嘲,有時又串咀,唱《頭髮亂了》第一句時就自己即興改歌詞「怎麼我今晚聲線沙了,但我繼續唱,吹咩?」
















觀眾反應好,Eason 也快樂。朋友說我們看那一場已經算完場比較遲了,他朋友那場11:30 都完了。其實他唱別人歌不是不行,但我最想他唱自己歌,因為他太多金曲了吧,一晚唱夠50 首都唔夠啦,right?

為什麼我愛看Eason?我看這場他狀態甚差的演唱會時有這感覺︰他是我看過那麼多本地歌手中,唯一一個是真正享受舞台、真正享受在台上唱歌的歌手。其他歌手可能很有專業態度,認為每一場演唱會都是為了觀眾快樂而落力演出。唯獨Eason,他是因為真正喜歡唱歌、真正投入、樂在其中的一個。因此,就算他狀態差,但因為他享受了,你感到他在台上真的很快樂而且投入,所以你也會覺得他的演唱會好看。

正如Eason 所言,他開演唱會是為了令自己高興。這沒有問題,但真的希望,臣呀臣,有時可唔可以企響歌迷角度諗一諗,下次唱哂自己d 歌?!




































今日,我真的見到有人穿這件衣服拍拖行旺角。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The Red Shoes/The Time That Remains/3 Idiots

這陣子日睇兩套(之後都係),早出晚歸,根本無法非常仔細的去寫每一篇review(真係寫唔切),所以只會非常簡單的寫一寫以下3 套︰
























講起一肚火。
The Red Shoes 本應在1800 於文化中心放映,我晚上2100 點要到達City Hall。The Red Shoes 片長135 分鐘,即2015 完,然後我會有45 分鐘時間由尖沙咀出發到中環去,時間本來就鬆動得很。
誰知居然delay 了。
delay 不是第一次,年年都有delay,上年甚嚴重,delay 頻率甚高。本以為今年好了點,誰知一係唔de,一de 就de 爆。佢足足delay 20 分鐘!20 分鐘!?現場只一味公告因為上場放映時間延長,所以delay。你信嗎?我唔信!
我真係好想知,點解上場可以延長放映時間囉,你又數錯菲林格呀?定又係d 唔知乜首映有d 咩明星要影相所以delay?究竟你間機構點organize???
Delay 20 分鐘,即我唔夠時間趕去city hall。因為HKIFF 安排失當結果我被迫放棄the red shoes ending!HKIFF,請問你可以賠償我損失嗎?
有影友為了個ending,唯有完場立即飛的到中環去,承惠$75。請問你可以嘔番$75 俾人嗎?我最火光的事,你delay 到咁,我入到場,仲見到hkiff d staff 四萬咁口,完全冇因為自己機構安排失當而感到歉意,完全唔覺自己的delay 影響好多人!收皮啦!妖!
不Q 知所謂!

The Red Shoes 的舞蹈場面及technicolor 不說了。我最喜歡的是女主角的命運最後跟The Red Shoes 的結局一樣,兩者就是這樣交纏著。The Red Shoes 指的是那個安徒生童話、令到女主角走紅的芭蕾舞劇,以及女主角本身的命運。妙哉妙哉。















The Time That Remains。
其實沒有什麼故事性,追求有完整故事的觀眾會不滿意。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後半段越來越有Jacques Tati 電影的風格,以subtle 又不關故事本身的笑料、用生活細節去側寫以色列的立國及演變。以前只會聽當地音樂,慢慢西方流行曲當道(My Heart Will Go On);看的是西方電影(Stanley Kubrick's Spartacus);甚至乎會慶祝聖誕節、會放聖誕樹。

Elia Suleiman 在戲中所表達的除了是自己對父母的思念,還表達以前仍未被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所影響的「國家」的懷念。



今年看過又最多觀眾拍手的一場戲。
其實是蠻精彩的,雖然笑料並不特別豐富,只是這一部娛樂片反映了印度的教育制度、學生所面對的學業壓力,多了一層反映社會問題或風氣的意義,而且情況跟香港何其相似︰印度父母喜歡兒子做工程師,因為能賺最多錢、學業壓力太大、不快樂令到學生自殺;香港學生則一窩蜂去讀BBA 希望打份金融工、每年都聽不少大學生、碩士生自殺。印度的學生可能面對更大的壓力︰他們要靠讀好書搵好工來幫助家人脫貧,但是香港呢?Sorry,u grad 又如何?你都是脫不了貧。這想一想,印度又似乎比香港有希望。

片中宣揚的是每人應該跟隨自己心中真正的興趣,把之成為你的專業。不應該為了追求成功而要成為第一,反之"Pursu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follow, pants down." 一句講哂,follow your heart。男主角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以香港的角度嚟睇,好明顯佢係IQ 158 嗰d 資優生),所以極度能夠學以致用、融會貫通。以他這角色來勸人要把興趣變成事業,然後就會成功,其實沒什麼說服力。他這角色的存在意義是為了給其他平庸人帶來一點啟發,你喜歡做攝影師就不應該為了滿足父母要求而去做工程師;如果你本身就是喜歡做工程師就算成績不好都不要緊,只要你做回自己,做一個坦誠的人,你都可以有人請有工做,太天真太理想了,是嗎?不過我看印度片主要都是為了看得快樂,這片絕對做到這點。

我最難忘是片中的壯麗景色,真的很美,特別是結局的Ladakh 真的很很很漂亮,那個天跟湖(?),放映在大銀幕上,藍得有點過份。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Metropolis





































第2 次看Metropolis。我第一次看的是美國版,因此這restored original cut 真的帶給我全新感覺。就像事後Q&A 環節中Martin Koerber 說的那樣,美版被剪成Frankenstein 般,的確我一直都覺得Metropolis 是純粹sci-fi,主要講Cyborg。復修後才明白原來machine man 只不過是配角,更加突出了以剝削、class conflict 為核心的主題。

83 年了,今時今日看Metropolis 你仍然覺得這電影很前衛︰一是因為它的題材永不落後。我邊看邊想起香港現今的情況,鬧得熱哄哄的最低工資、沒有最長工時,工人日復日被資本家剝削著。二是因為它那影響後世無數sci-fi 的設計。它甚至預言了視象電話的出現。片中Joh Fredersen 跟工人Grot 用通訊設備溝通,Jon 那一台設備是可以看到Grot 的即時模樣,根本就是video call 嘛!你無法不嘖嘖稱奇。Metropolis 很舊的同時也很新。
























"We shall build a tower that will reach to the stars!" Having conceived Babel, yet unable to build it themselves, they had thousands to build it for them. But those who toiled knew nothing of the dreams of those who planned. And the minds that planned the Tower of Babel cared nothing for the workers who built it. The hymns of praise of the few became the curses of the many - BABEL! BABEL! BABEL! - Between the mind that plans and the hands that build there must be a Mediator, and this must be the heart.

Metropolis 處處充滿了宗教符號︰七宗罪、Babel、Maria 的名字及角色設定、Freder 這個Mediator 角色、啟示錄的末日預言,到最後2 個階級於聖堂中靠mediator 和好,但這電影是否真的有宗教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個人認為,宗教符號是用來比喻,讓觀眾去解讀電影當中的政治主題︰ruling class/capitalist 跟working class 之間是永遠無法互相了解大家的想法,於是他們非常容易處於對立關係,所以他們之間才需要一個協調者,猶如耶穌或其他聖經中所提到的先知般,成為造物者與人類之間的橋樑。相比起馬克思主義中所提到的革命,Fritz Lang 所提倡的方法明顯溫和得多,或者這表示了他比較樂觀,認為2 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可以靠中介、溝通理解去解決。

Metropolis 是偉大經典,復修後更見精彩(看美版我頂多只覺得設計很好,其他沒什麼大不了),故事也變得完整、概念更加清晰。83 年後仍然令人津津樂道,如此經典豈能錯過?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睡衣男異次元空間























英文片名叫Symbol。

本片騎呢,古怪,有時又幾好笑,到最後卻跟你說一個很深奧的話題。
墨西哥摔角手的故事跟睡衣男被困白色房間的故事平衡發展著,我們一直都不明白2 條故事線之間究竟有何關連,只知道睡衣男在白色房間中學習著,學習什麼?我們都不知道,只是這空間一直把一些有的沒的給睡衣男,九唔八搭,無厘頭的。而睡衣男就只能利用這一堆有的沒的去想如何令到自己在這空間活得好一些。突然他發現出口了,於是他要想如何利用這些有的沒的去幫自己逃出生天。

終於2 條故事線連接了,睡衣男由教育階段去到實行階段,我們才明白原來睡衣男的舉動影響著外面的世界,墨西哥、美國、蘇聯、中國,大的小的,好的壞的,總之想得到跟想不到的,都跟睡衣男有關。然後不知過了很久,睡衣男頭髮長了,dot 柄睡衣變成全白了,如此鮮明的形象,才知道這是一部非常形而上學的電影。估你唔到。

因此解釋了為何電影中用了這麼多宗教符號︰墨西哥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因此你會見到大量十字架,白色房子中有很多小天使,去到暗黑房子你又會見到大天使,睡衣男去到最後一個階段Future 時,形像已經有如耶穌一樣。但這不是講關於基督教,電影中的宗教觀,或者說世界觀跟基督教所說的完全是兩回事。用上基督教的象徵符號,個人認為是想令觀眾容易聯想起「宗教」。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未必是必然(因為要視乎睡衣男有冇”oh" 到天使嗰粒掣),但這個世界運行背後確有主宰。不過這主宰跟一般人心目中的神有一段距離,他並不是全能全知,事實上他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對現實世界有何影響。很禪,令我想起萬人圍罵的韋家輝《喜瑪拉阿星》,當中有一幕個人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天上的嬰兒梵天突然哭醒了,然後很快又再睡過,於是人世間的一切得重新洗牌再來過、人類文明歷史由頭開始。嬰兒梵天基本上是沒有意識去控制自己的醒與睡,瞓夠未喊囉,喊完又瞓囉,就是如此;也不會知道、理會自己的醒與睡對塵世有什麼影響。Symbol 說的未必跟佛/印度教一樣,但這一部電影也許是松本人志的宗教/世界觀宣言,為大家提供一個現世宗教中在解釋這世界時沒有涵蓋過的其他可能性。

Vincere























Vincere,即win。

這次純說故事。當我看這電影時,一直纏繞我的,也是纏繞女主角Ida Dalser 的問題,亦是令到電影劇情不流暢之處,就是為什麼Mussolini 非常突然、沒有預兆地這麼狠心對待這個女人,甚至自己的親生子?相比Ida,另一夫人真的醜多了,可是Mussolini 明顯待另一位妻子好得多。為什麼?這個我一直看不明白。電影去到中段,略有提示,Ida 身邊的人,包括跟她不認識的醫生都跟她說︰不要再堅持自己是Mussolini 的太太了,這樣對你才有幫助。根據電影,她跟兒子因為堅持自己是Mussolini 的親人,而遭遇到不人道對待。

我一邊看一邊想,這故事是用來側寫Mussolini 的性格吧。Ida 認同Mussolini 的理念,拜倒他的領袖風采,她傾家蕩產、典賣一切去贊助他的革命事業,終於這個如野獸般的男人被她打動了,說要娶她。交換婚戒後他們的關係就急劇轉變。Mussolini 完全不認她們倆母子,對她恨之入骨。她問醫生「我做錯什麼?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醫生說「你要學做法西斯的女人。」即服從、主內等,總之做一個小女人。Ida 不符合Mussolini 心目中的女人模樣是原因之一,但我認為另一原因,電影中從沒提過的,正正就是因為Ida 把家當典賣來支持Mussolini。Mussolini 是一個獨裁者,他好勝,強悍,愛面子,愛征服。一個有如此性格的男人,會不介意別人知道他的偉大事業原來是靠女人起家的嗎?當初他跟這個女人走在一起,就是因為這個女人崇拜他--這符合了他愛征服的性格。到這女人想確立自己是Mussolini 夫人的地位,不得要領時就指責他是竊賊,於是他就反感了。這個曾經幫助他的女人,從此變成他生命中的污點、一個不見得光的侮辱。Ida 太想地位確立,她好勝,堅持自己跟Mussolini 的關係,結果令到自己及兒子遭遇到悲慘結局。Mussolini 就是這一種人,殘忍,容納不到丁點「瑕疵」,所以採用極端手段,抹去自己不喜歡、對自己不利的事。不必細讀意大利近代史,只要看一看這段情史,我們就會知道Mussolini 的為人,從而可以猜想到這種人成為國家元首後會為國家帶來什麼悲劇。

Vincere 中穿插了很多歷史及電影片段,當年Mussolini 本人的講話、意大利人擁護他的情況等;也包括電影片段,Charlie Chaplin 的The Kid 是其一,到講到俄國十月革命時,更引用愛森斯坦《十月》的片段。

飾演Ida Dalser 的Giovanna Mezzogiorno 表現非常賣力,也非常大膽,三點盡露,也演得好。其實最令我念念不忘,是她逃離精神病院,走回家中,發現警察早已在等候她。她再次被捕,戴上手扣,被警員拉出屋外,走到車上。屋外已堆滿人,有人向她獻花,有人大叫警察做做好心,放過她。這一刻,她受萬人擁戴,她終於似一個國家元首夫人了--只是她走向的是另一座精神病院。鏡頭只拍到車外的人如何追她的車,Giovanna Mezzogiorno 卻一直望向車內、望著鏡頭,那只是一個看不清五官的剪影,但卻感受到Ida Dalser 身為國家元首夫人的尊嚴及氣勢。對,她是一個強勢的女人,因此Mussolini 才覺得她的存在是一種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