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The 33rd HKIFF: 遲來了的東邪西毒 遲來了的王大導







說這部電影之前,先說一些「小」插曲。電影本應在七時十五分開場,到了七時二十五分,負責人走上台開咪說會稍微延遲開場時間,再用英文講多一次: slightly delay. 究竟有幾slightly 呢?等了又等等了又等,沒有人知道為何delay,亦不知delay 到何時。到了七時四十分左右,大家開始鼓譟,開始時還比較溫和,有人帶頭拍手,目的是希望快些開場,結果不得要領。然後大家開始不耐煩了,不停大叫︰開場!開場!開場!開場!負責人才走上台說︰歡迎林青霞小姐及王家衛先生。原來遲了45 分鐘才開場是因為要等王大導進場(那時才想起,原來文化中心外的什麼press con 之類,是為《東》而設)。本應是歡呼的場面,卻演變成一片喝倒采聲。大家都把怨氣發洩到王大導身上,大叫大罵。我想,這真是千萬個尷尬的場面。《東》早就在歐美及內地公開上映,出生地香港卻是最後踏足的地方,而且可能只此一場,我想,王大導的出現,大概本是打算上台說幾話之類,卻因為現場觀眾的反應而取消吧。這個分分鐘「一千零一次」卻演變成這樣子,真的很惋惜。

坦白說,我也是有份喝倒采的一份子,每次看hkiff 時電影都極準時開場,甚少delay,這次delay 已令人感奇怪,更甚的是所謂的slightly delay 是de 足35 分鐘。這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大會在宣佈會delay 時沒說明原委,而且從來都沒有說明,在《東》播放前,王大導及林青霞會有甚麼opening 或press con 之類,更加沒說過導演及演員會入場同時觀看《東》。你在電影播放前攪什麼活動,是沒可能準時完結,電影亦沒可能準時上映。如果大會早在購票前,或負責人上台宣佈會slightly delay 時說明情況,我想觀眾們不會那麼的不滿、那麼的憤怒。我實在不明白,既然王大導跟林大美人等會親自光臨,為什麼大會不提早向觀眾宣佈?所以我認為王大導遲大到都好,最錯的始終是HKIFF 協會,令到觀眾憤怒,令到王大導很尷尬。





關於《東》,沒太多東西可以說,Redux 版跟原版有何不同,都已有太多人說過了。王大導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花樣年華》、《春光乍洩》及《東邪西毒》。喜歡《東》,因為對白關於時間、關於忘記,都是你跟我都曾經有過的心事,但今次我邊看邊想,如果不是張叔平、譚家明及陳勳奇等負責拍攝、剪接及配樂,不是因為當年粒粒大星演得那麼好,這部電影不會那麼好看,因為對白其實都幾土。我很少在電影院內看王大導的作品,今次我在大銀幕看《東》,驚覺原來林青霞演得那麼好,而且有一份驚艷,那亦是劉嘉玲最美的時期。就算坐在文化中心裡再看多次《東》,仍然認為,這真是一部好看的作品。不少人可能看不明白,但當年當我年少無知時,就算我看不明白,仍然會被它吸引,先別論電影想表達的是什麼,剪接及拍攝都已經夠出色了,怎能不坐下來慢慢看?王家衛的電影就是如此。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生死有愛



這陣子忙得要命,一方面要看電影節,一方面要看其他正場電影,今天我在看《低空飛行的天使》前就抽了時間去看《禮儀師之奏鳴曲》。

在看電影前,發生了小插曲,電影中心隔壁M 記對面的草叢中,有隻頭部受傷的小鳥。牠飛不起,基乎站也站不起來,能夠做的,就是致電給漁護署,希望當局派人幫幫手。有時,關於小動物,關於生命,我們所能做的,確實不多。

香港是注定拍不到《禮》這種電影,《禮》很感人。感人不單指電影本身,而是你看得出,一個人敬業樂業的精神,這在香港很少見。

為什麼身為「旅程完畢,歸西助理」這種在大部份人眼中都敬而遠之,甚至厭惡的工作,仍然有人願意去幹?純粹因為薪金高嗎?不,能夠做到這份工,是因為對生命的體會及愛。電影一開始,大悟的太太美香準備晚飯時發現鄰居送的墨魚原來還活著,於是大悟跟美香便把墨魚帶到河/海邊,把牠放生,可是墨魚一回到水裡就死了,大悟感到很惋惜。我想,對生命有愛的人才會感到如斯傷感吧。電影中段,大悟的社長在大悟打算辭職時,跟大悟說起自身往事︰太太9 年前去世,是他親手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送她最後一程,他第一次納棺的「人」是她,為她納棺後,他便開始幹這一門生意。我想,這一段是本片的主旨吧。為什麼社長那麼專業?是因為他經歷過喪親之痛,他明白面對摰親離開時,家人都想已亡人是漂漂亮亮、有尊嚴地走。因此,對於納棺的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苟,甚至會為已亡者塗上最愛的唇膏,因為這是對死者的尊重,甚至是一種接近「大愛」的關懷。納棺完畢,總有人會哭著感謝納棺者,是因為未亡人感到親人雖已死了,仍像活著般受人尊重,有尊嚴的離開。能夠繼續幹納棺者,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吧,他們自覺有安撫家屬及好好尊重死者的使命感。

有時納棺過程不一定是哭哭啼啼。一位婆婆走了,很多女高中生為她送行︰可以幫她穿上嗎?婆婆說過她很想穿上這些學生襪啊!於是大悟跟高中生一起為婆婆穿上學生襪。完事後高中生都快快樂樂跟婆婆道別︰謝謝你,婆婆!丈夫走了,妻女輪流跟他吻別,把唇印都留在丈夫的面上,然後大家忍不住大笑起來,做媽媽的忽然大哭︰老公,謝謝你!澡堂老闆娘走了,身為火葬職員的澡堂常客說,他認為死亡只是一道門通去另一個世界,總有一天大家都會再見。不論任何人對死亡的態度或看法是如何不同,不捨的心情卻是一樣。我想這是戲院中有人嚎哭的原因吧。

到最後,送別儀式更化解了大悟對他爸爸的恨。他對父親有多憎惡都好、認不出父親都好,當他看到其他的納棺者馬虎地處理他父親的亡遺體時會憤怒不已,忍不住要自己動手。如果說未亡的總對已亡的不捨,已亡的對未亡人何嘗不是一樣?在幫助父親納棺時,他發現原來父親手握著小時代大悟送的石頭信,至明白父親死時仍然記掛著他,他也記起了父親當年的面貌,更想起父親對他的愛,多年來的仇恨隨著死亡而一筆鈎銷,剩下的就是愛。從此納棺就加多一層意義。

最後一幕,大悟把那石頭信放在懷有身孕的美香的肚子上,二人四目交投後電影就完了。死者已矣,新的生命又會再降臨在這世上,生命就是這樣循環不息,但是愛卻會流傳下去。


後記︰電影感人,久石讓的音樂應記一功,音樂一起,我就想哭了!
後後記︰山形縣,令我想起宮崎駿的《歲月的童話》,都是發生在山形縣的故事。
後後後記︰完場離開時,我看到馬家輝!他跟我打招呼!!!我太高興了! =D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The 33rd HKIFF︰我的Bergman Medley

今屆國際電影節再辦英瑪褒曼回顧展,這次是壓軸卷,將會播放九部Bergman 後期的作品,以及一套紀錄片。九部之中有五部已一早觀賞 ,趁回顧展開始之前便寫寫吧。但一次寫五套未免太吃力(我渣嘛),所以先來個簡短的觀後感,然後綜合的寫一寫吧。







Cries & Whisper《哭泣與耳語》1972


一如簡介的說(簡介很少這麼老實),Bergman 說過,他在構思其他作品時都是當黑白片來拍,唯獨這部,他一開始已很堅定的打算把它拍成彩色片,可能是這個緣故,我認為這是Bergman 電影中色彩最豐富、畫面最美的作品,Sven Nykvist 實在功不可沒。如上圖,不是很像一幅油畫嗎?所以這部電影,應該入戲院觀看,你才能真正體會它有多美。










The Magic Flute《魔笛》1975


看時我不禁驚喜,這是一套最不褒曼的褒曼作品,而且,是一套歌劇。Mozart 的音樂非常動聽,愛音樂的人一定看得好高興。作品輕鬆愉快,不同Bergman 大部份作品,看後不會心情沉重。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Bergman 連「中場休息」也拍進去,明明看著是上中世紀打扮的人在唱在跳他們突然變得很現代的抽煙、玩啤牌,煞是有趣。







Autumn Sonata《秋之奏鳴曲》1978


我極喜歡的作品,拍得極有張力,Liv Ullmann 及瑞典另一國寶另一褒曼Ingrid Bergman 由頭帶到尾,英格烈演得好,Ullmann 的演技直情去到神級地步,坦白說,這部電影十分依賴演員的演技去支撐,因為本身故事性不強,娛樂性接近零,如果演員的表現稍有差池,電影就會變得很難看,而Ullmann 的表現令我越看越投入,看得我目瞪口呆。我也認為這作品比Fanny & Alexander 更出色,是Bergman 晚期傑作。






Fanny & Alexander《芬妮與阿歷山大》1982



這部電影本應是Bergman 最後一部作品,直到Saraband 的出現。我認為以這部作品作為Bergman 作品的完結篇其實很完美,因為這部作品是Bergman 過往作品的總結,他過往作品中所牽涉的題材都放在這電影中,而且更是Bergman 自我投射最多的作品。







Saraband《夕陽舞曲》2003


我看了Saraband 2 次,第一次就是數年前的HKIFF。然後因為看完第一次後念念不忘,於是再看DVD。遺憾是我還未看《婚姻暗流》,因此不能用兩者作對照,亦無法視Saraband 為續篇。看DVD 時亦有看the making of ,驚覺原來Saraband 全是用廠景拍,有「估你唔到」之感。


Bergman 的前期作品焦點在於形而上學的哲學命題︰上帝存在嗎?當然不是部部作品都關於這命題,但令他成為蜚聲國際的電影大師的,或被視為佳作的,多是關於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直到1963年的《沉默》後,褒曼轉易探討更「現實」的題材,就是人之人之間的關係,又或者再明顯的,是跟至親關係的惡劣所帶來的痛苦。Bergman 的電影,調子從來都沉重都很,Bergman 最強的地方,是很能夠把人內心的痛苦及恐懼,非常赤裸裸地表露出來。我認為一個幸福及快樂的人,不會愛上甚至明白Bergman 的電影,因為他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痛苦,及有多痛苦。


褒曼的後期電影,總令人看完後覺得很痛,當從小到大你所接受的教育是說五倫關係應理多和洽、大家如何相親相愛,Bergman 卻把現實一面告訴大家,誰說父母親一定愛自己的孩子?誰說夫妻間一定相愛?誰說兄弟姐妹之間一定可以融洽相處?其實只要大家每天翻開報章,就發現現實世界每天都在推翻你小時候所被教育的童話世界般的意識形態。Cries & Whispers 及Autumn Sonata 中表現的就是這種殘酷。

在Autumn Sonata 裡,Liv 對飾演母親的Ingrid 說出多年內她對母親如何的痛恨,一切都源於母親的「綿裡針」︰表面上溫婉動人、高貴大方,其實對女兒極冷淡,冷得令女兒感受不到任何愛。母親的高要求多挑剔,令到女兒自我價值及形象極低。母親卻表白,因為自己得不到母親的愛,所以她也不懂去愛,她坦言她無能為力,她也希望得到幫助,得到愛的安慰。可是剖白過後,母親立即走了,再找另一些人去滿足她被愛的需要。Cries & Whispers 中,兩位妹妹跟丈夫關係疏離,三姐妹之間的關係更是如冰,大姐因大病走了,兩姐妹互相憎恨,大姐「復活」要求兩位妹妹的愛,一個坦言不愛姐姐,另一個卻因恐懼而拒絕,只剩下傭人無條件付出。傭人因早年喪女,她把感情都投射在需要人照顧的大姐身上,大姐因童年自覺得不到母親的疼錫,臨死前卻要從傭人身上找尋母愛。就算Saraband 中,身為父親的都不知道自己女兒已有精神病需要住院。


為什麼Bergman 的電影總是痛苦?我在想,可能跟他童年有關吧。Bergman 的感情生活「一塌糊塗」,或許是他童年時父親對他過於嚴厲,兩父子關係惡劣,令他不懂好好去愛有關。這些跟至親關係惡劣的橋段,總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中。這,或許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事,而抒解辦法,就如《野草莓》的結尾,只有想起父母對他曾經出現過的愛,才能暫時得到一絲安慰。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The 33rd HKIFF: Love & other Crimes 之電影節場刊萬歲




昨日先講完HKIFF 總有lai 嘢之時,即晚就lai 一嘢。
點解睇iff 咁易lai 嘢?皆因場刊寫手實在冇得彈,明明是毫不精彩,睇到你冇耐性的電影(起碼我覺得係),可以寫成王家衛式的愛情美味關係(到底有幾多wkw fans 因為呢句而入場?),明明是一片頹垣敗瓦,都可以寫成南歐城市風,另外,魔幻寫實個魔幻究竟響邊?所以我真係要俾10 個讚俾撰文嗰位師兄姐,好野!

好,講番正題,究竟有幾lai 嘢?好簡單,部電影完全冇張力,整部電影好鬆散,情節毫不感人又不浪漫亦不幽默,總之要咩冇咩。彈咗咁耐,係咪一樣好嘢都冇?都唔係既,結局是唯一一個比較可取的地方,男主角死後,女主角身邊就發生一d 「巧合」事件,算係有番少少趣味,少少咁多囉。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The 33rd HKIFF: About Elly







艾莉的小秘密。
我是第一次看伊朗電影,觀看這部電影的原因,不是為了曾跟Leonardo 拍Body of Lies 的Golshifteh Farahani (天,真的很漂亮,比起Body of Lies 裡光芒更四射,眼睛像會說話一樣!),而是因為這部電影摘下了第59 屆柏林影展的銀熊獎,於是抱著朝聖的心態去觀摩一下。

看iff 就是這樣,總有lai 嘢的時候。這部電影不lai 嘢,但我頂多只覺得不錯而已。可能是因為對伊朗各方面認識皮毛過皮毛,所以看的一切都是隔層紗。於是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是不是對伊朗的什麼跟什麼有甚麼批判諸如此類。我所看到的是這部電影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多脆弱。電影之初到艾莉失蹤之前,所有人的關係是如何融洽、大家相處是多麼愉快。一家人對艾莉這位女孩一致好評,認為她是一位好女孩。導演用了不時間去描述Sepideh 的大家庭關係有多好,然後當Elly 失蹤了,家庭關係開始破裂,大家互相指摘、謾罵、推卸責任,然後對Elly 印象轉壞,Elly 幫手做家務就變成是為了討好他們,本來認為她害羞,現在卻認為她「唔玩得」,所有事因為Elly 失蹤了都變成負面。原本因為Elly 的失蹤而內疚,到認為Elly 不是個好女孩後,大家的內疚卻開始消失。然後更發現,叫Elly 一起渡假的Sepideh對Elly 的認識接近零,噢,這不是大都市裡的小人物寫照嗎?你你你你你你,你知道你同事或鄰居的全名嗎?知道他跟家人的關係如何嗎?對啊!就是不知道,關係就是這麼疏離。

當然,你亦可以說這部電影揭示了伊朗社會裡男女關係如何不平等,又或是伊朗的文化是如何如此這般。如果是這樣,那麼這部電影的吸引力對於我來就真的很低了,因為衰女d 講句,電影中的男女不平等等等等,相比其他中東地區或現實處境來說,已經十分輕kan。

電影前半部我有點看得一頭無緒,因為我對伊朗名字及演員面孔完全陌生,要花時間去認清楚人物關係,而且前半部由於導演花了不少篇幅去描寫大家相處上的細節,令到電影節奏慢了點。但看這部電影總有些得著,例如伊朗的風景不錯,對其文化有多些認識,亦發現,原來伊朗語都幾動聽喎。



攝魂眼。救命。

說英語的德國人



HKIFF 開始前,先看了The Reader。
想看The Reader 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Kate Winslet 摘下了奧斯卡影后殊榮,二是因為Stephen Daldry。

Kate 有多能演不消說,而Stephen Daldry 前2 部作品,分別是2000 年的《跳出我天地》(Billy Eillot)及 2002 年的《此時‧此刻》(The Hours) 我都喜歡得很,自然對The Reader 抱有期望。
結果,卻令我有點失望。

失望是因為不深刻,男主角Michael 跟Hanna 的一段情我著實感受不到能有多深刻,甚至我認為這是一段只建基於性之上的激情。由性引申出來的愛,即可以有多愛?這當然說不準,但片中兩位主角都是不懂去表達愛的人,所以其實我感受不到其實他們有多愛對方。Michael 看似很愛Hanna,我卻覺得Michael 的念念不忘只是因為Hanna 在那生日無聲無息離開,那種因為突然被人離棄而產生出來的傷害、所以更害怕對任何人付出才令他對Hanna 無法忘懷。

德國新生代如何面對歷史?

Michael 飾演戰後的德國人,在上法律學院始發現一度跟他多次翻雲覆雨的Hanna 是二戰戰犯。Hanna 因為自己不懂文字而感羞恥,所以寧願自認自己是主謀都不希望被人發現自己目不識丁。Michael 到那一刻想起十五歲那段瘋狂歲月,才發現其實Hanna 是個文盲。他明知這一點可以令Hanna 減輕判刑,他卻選擇沉默,因為他不想承認自己跟納粹戰犯有關係,甚至認為根本不應該幫忙納粹戰犯。戰後出生的德國人,他們都羞恥自己國家過去有一段那麼不光彩的歷史,他們承認自己國家的確有做錯事,但因為太羞恥了,所以根本就不願跟過去扯上任何關係。Michael 至到Hanna 死前,都已不大願跟他扯上任何關係,因為他完全不懂得如何去面對。這本應是全片的重心,卻因為感受不到他們曾經真的深愛過,以至未能有效地帶出Michael 明知Hanna 被「屈」選擇袖手旁觀與否的矛盾與掙扎,及其內心痛苦,我覺得是敗筆之一。

知識就是力量

電影中可能「不自覺」地表達出另一個信息︰無知有多可怕。文盲代表什麼?Hanna 完全不識字,她不會去閱讀,她只能靠別人朗讀給她聽。一個人不識字,就不會讀書,他的思考能力可以有多高?Hanna 是一個紀律性很強的女子,對於她這個文盲、沒有知識的人來說,盡責是她所能做的事,她只能單純地接收別人灌輸給她的思想,因此,這個倉太多人了,便把一些人送到集中營吧。她的職責是看管猶太女人,不能讓她們走失,因此就算發生大火,她都不會放他們走,因為這是她的職責,「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很多人被燒死。她邪惡嗎?她甚至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裡。她就是沒讀過書,所以沒有明確ethical 觀念,不會去衡量人命重要還是職責重要,腦筋死死的。我覺得最恐怖莫過於此,世上有不少政權初成立之時都會剔除知識份子及動員知識水平低的人,還不是因為知識份子有思辨能力?

我想全片最精彩是Hanna 利用Michael寄給她的錄音帶學字,剪接做得不錯。但全片最突兀亦在於此,明明是德國人,卻拿起本英文書把'The' 字圈起來,亦正如片初Hanna 問Michael 德語課學什麼,而Michael 說的卻是英文版的Odyssey。我覺得odd 到爆,如果Stephen Daldry認真把片拍成德語,我想說服力大很多。

唯一要讚的是演員,Kate Winslet 的演技不容置疑,而飾演年輕版Michael ,今年只得19 歲的David Kross 亦實在不俗。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當你跟我有一個那麼不易愛

不好愛 已經造成不少傷害
別再忍耐 病情這麼危殆
沒幾多 奇蹟可 昐待
在世間 千萬人 億萬人有一些人卻 實在不適合被寵愛

你 又美麗 又偉大 又這麼慷慨
我 被厚待 亦相當意外
給 你寵愛 這戀愛 結果倒下來
大概只是 我不好愛
我 又憤怒 又脆弱 固執不會改
怕 被冷落 卻不肯接待
給 你寵愛 這戀愛 愛不出未來
大概都是 我不好愛

不好愛 太多問題假裝不在
沒處不在 事情的不完美
是超出 受得起 以外
就算你 吞下來 忍下來
有一些人卻 永遠不適合被深愛
你 又美麗 又偉大 又這麼慷慨
我 被厚待 亦相當意外
給 你寵愛 這戀愛 結果倒下來
大概只是 我不好愛
我 又憤怒 又脆弱 愛都不敢愛
怕 被冷落 卻不肯接待
當 你跟我 有一個 那麼不易愛
得你一人 越來越可愛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原來我沒有資格

也許我們根本就不能共患難
我情緒低落、失控
而你根本就沒有想過該如何跟我這種有情緒困擾的人相處

生日那天你把我弄哭了
這是我有生以來最令我難過的一個生日
你卻只讓我哭
沒有安慰
沒有擁抱

那天之後
表面上我若無其事
內裡我卻崩潰了

那天之後
你卻沒有令我開心過




我快撐不下去了
囚在最荒的島不靠岸
好想學你 安居這套房
逃離大氣氛 想得複雜那不安



怎麼得我一個煩惱 命運像殘酷旅途
怎麼給我這對父母 鬧鬧鬧還話我嘈
自卑兼憤怒恨我不能擁有個地牢 誰也不必理會最好
你為何話我 常在鏡前投訴
溫室裡長高 從來無能力 殺出新血路
難題是我所製造
你為何話這 純屬少年煩惱
不知我已經 絕望得比你早

即使你早知 人明天非更好


--------------------------------




為了要博世界讚美便苦惱 害怕永遠也做不到
忘掉了偶爾懶理世界或會更好
期望要有這個與那個像匹布 被剪碎飛舞
盲目了兩眼也但求 要拾到

何必要做奴隸 無需要為失去了的執迷 
輪流涼或暖像四季 做人做過世 漫長年月有路軌 
人總想擁有東西 要是代價高 越令心中牽繫 
擔憂要是無謂 拿花灑洗禮 

為了要與某某愛上便希冀 
為了挫折過 便緊記
全為貢獻過 要有報答 便有對比
全為看中過 發覺看錯便生氣 甚麼叫天理
忘掉奮鬥過要隨緣 信命理

梳發自在自在齊齊坐
拿去它都總可去站去跑 無謂靠甚麼
何不將一切拋低
志願大過天 亦像世上螻蟻
星星永未流逝 如只可感嘆它美麗
得到也是無謂 負擔高過天際

-----------------------------------

很想入離島
聽著《流星‧森林‧雨》看星星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Bourgeoisie/Individualism/Retreatism

3 月還未過,我就已經看了21 套電影了。

---------------------------------------------

我想放一個很長的假期,
每天看看電影,把觀後感寫下來,
學油畫,學日語學法文學瑞典語,
然後在天朗氣清之時,就出去拍照,
天氣差時,就留在家中看看書,或聽聽古典樂,
養兩隻英短/美短或蘇短小貓,讓牠們獨在家時不那麼寂寞。

每個占卜命理測驗都說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其實不是不知道,
只是現實不容許我這樣做吧。
我就是喜歡對社會沒貢獻,
我喜歡做的事從來只是想用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及心靈,
令思想不那麼狹隘。
我就是希望站在一個極抽離位置,
多麼希望世界與我無關,
喜歡時以一個冷眼旁觀的態度去批判這個世界的一切,
不喜歡時又可以置身事外。

怎樣看,這個世界都不屬於我,
我也不屬於這世界。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Sigh

還有不到一小時就生日了。
我不快樂。

那晚我在903 聽到張勁囂在接受吳君如訪問時談到自己情緒病的情況,
我再一次懷疑,
其實我已經患上抑鬱症。



----------------------------------------------------------------

http://www.afraidtoask.com/depression/depressionzung.htm?submit=Click+here+to+Score+It%21

Score: 61
Results: Scores greater than 50 are an indication of depression. Your score suggests that you may indeed be suffering from clinical depression. You should discuss this possibility with your physician.

uh-huh....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SHINE

那是一個吹著微風的盛夏,
我坐在CityU 的SA 裡,
手拿著M3,
仰望著藍天白雲,
忽然間好似感覺到「希望」的存在。

--------------------------------------------

聽到903 的E 記播了SHINE《熊貓》,
當時沒有本身編號為606 和610 的盈盈及樂樂,
也沒有已死或未死的中華鱘,
亦沒有金融海嘯,
當年,海洋公園只得安安和佳佳。


安安喜歡青竹
佳佳不相信 青蛙更加好
花花孤僻清高 珊珊要我行我素
赤地野土 就算淘汰淘汰不到

看百獸天天的進步 哦
更愛你這麼的稀有 天天只想去捉一種滿足
世界有軌跡必須轉動 哦 哦
更信我這麼的古老 
簡單等於有福 專心最好

發現愛像熊貓快樂也像熊貓
愈來愈難遇到 彷彿國寶
我極愛護熊貓 要是你是熊貓
假使碰面即刻抱一抱〔慶幸存在到〕〔珍惜最好〕


那是一段很很很令人懷念的日子,
當年我很喜歡SHINE,
天佑跟又南又醜唱歌又難聽,
但他們的歌其實好得很,
因為他們唱得出青春的感覺,
連Shine 這名字,
都充滿著「希望」的感覺。

他熟得快 爛得快 太快有結果了吧
他種瓜所以便有瓜 我卻想開花
只擔心青春未夠花 
得一半熟嗎 仍然有一半未曾定形吧
仍留下許多可塑造性嗎
不管長幾高有種激素
仍然在拒絕進化
越大越誇 成年永遠會是成熟期吧 
難得在這關卡對牛彈結他 
未獲得掌聲怎可以回家 浪漫在我未看化

我既世界仲有大把貨買 
有得o徙時仲唔去o徒
著西裝 配一條領呔 
襯一對白波鞋 行街左搖右擺

誤撞誤打 成年了恐怕並無特權吧
年輕沒規矩都會愛護有加 這身份有得拖嗎
成人就收足大細路半價
亂撞亂打 頑皮也上過十年廿年吧
寧願像被扣分 身份證繼續查
而無需假裝正常人家 未任性過就老化



曾經有段時間,《半成年》完全是我的心聲,
現在我仍然希望這首歌能代表我,
但今時今日我只能對著青春唱《Crying in the Party》。


或有一天 當你大了 
城府開始深了 年輕的眼淚流光了
便掛念曾經這樣了 

是 所有熱情會乾掉 一發現已經成熟了


對,我不年輕了,我的世界已沒貨可賣,同樣地SHINE 就算復出也不會再唱出如此有青春氣息的歌曲,這令我更懷念那個時代的世界、那個時候的自己。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大時代/我與大象同一命運/熊市與我常在

今天我見証了大象在勁假時段最後3 秒一個U 盤被人隊落$33 這個比87 股災更具歷史性時刻 (當年大象都冇跌咁多),完全令人愕然,講膠所傳來陣陣嘩嘩聲,連菁姐都即喊。

同一時間,我經歷了so-called 事業上一個明顯低潮,雖然結果早有預期,但有些事到你真的去面對時仍會有些不自在感覺。

然後晚上我再聽到一些令人非常惻然的消息,有時都幾令人氣餒。

我想,是但啦,其實我需要的是豁出去,放一個假,也許這並不是一件真的很差的事情,反正我一早就想結束這一切。

究竟我跟恆指,何時才會在谷底反彈,結束這非一般的熊市?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Gu Gu





究竟對上一次關於貓的電影是哪一部呢?印象中真的是十多年前的《子貓物語》。近幾年關於狗的電影大行其道,終於都有一套以貓作主題的《貓咪咕咕》,應該吸引了不少愛貓之人進場觀看。


但看完才發現,關於貓的,又或者本來一心打算入場看貓的人可能會失望,因為貓出場的機會不多,貓可愛的表情、靈巧動作的片段真的少之又少。因為這根本不是關於貓的故事,這是一部關於人與動物之間,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電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打算在此多談,想說的是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吉祥寺的員工為了來自泰國的大象花子而學泰語,為的是希望花子生活得開心一點。其次,就是病危的女主角麻子跟已離世、化身成人的貓Ca Va 對話這場非常超現實的夢,麻子覺得Ca Va 的死是因為自己沒留意牠的身體狀況所造成,所以十分內疚,Ca Va 卻對她說牠很高興可以跟她生活。這一幕在其他人眼中十分無厘頭,我卻看得異常感動。這部電影想說的是,其實你只要對牠好,牠們是一定會知道的,牠們也會知道你喜歡什麼、何時傷心、也會希望給你帶來安慰。

到最後,麻子解釋Gu Gu 這名字的由來,是另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Gu Gu = Good Good,是一個帶有祝福的名字,她只希望Gu Gu 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我想,只有當你很喜歡一個人,特別會珍惜他,所以才想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我在這電影中感受得到不知是導演,還是原作漫畫家對其寵物的那一種很單純的愛,對,我不希望你乖及聽話,我只希望你一直安康,這樣便足夠了。

電影其實很一般,有點offbeat,不是一部上乘作品,但我想喜歡動物的人,養過寵物的人應該會在這部電影找到「加分」的地方。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精彩的貧民窟狗




早就想看的Slumdog Millionaire。早在上映前已知道Slumdog 囊括了多項獎項,到上映時網絡有不少文章都寫這部電影,一邊叫自己不要看大家的觀後感,就是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雖然做好了期望管理,但這部電影聲勢太大,進場前仍對它抱有一定希望,結果它沒有令我失望。這真是近期我入戲院看過最好看又最不令我失望的一部電影。

這明明是一個普通得有點老套的故事,說穿了只不過是窮小子愛上了跟自己青梅竹馬卻又已成為黑幫大佬女人的故事,但Danny Boyle 用了多支線的說故事的方式,加上出色的剪接令到這電影變得十分精彩。對,我看完只得一個感覺,兩隻字︰精彩!

本來看奧斯卡時都奇怪這部電影的配樂都可以勝出,看罷才明白,根本是抵贏嘛,音樂跟電影配合之極,加上剪接,令到電影節奏明快,一開始就已經攝住你了!我很喜歡電影中鏡頭的運用及剪接,例如片中一開始一群小童在打球,然後他們被人捉,於是他們落荒而逃,在貧民窟走呀走,鏡頭從高空拍下貧民窟,然後再用多兩個鏡頭,影的是同一個貧民窟,但所拍的是更闊更大,這已經可以告訴你,印度的貧民窟有多大,窮人不用多說你也領略到真的多得很。到結尾,Jamal 吻著Latika 面上的疤痕時,電影把Latika 之前被擄走時的片段,然後用倒鏡,把Latika 由被人劃花臉頰,到穿梭於火車之間的逃走,再回到她站在月台仰望Jamal 時的那個微笑--當時她的容顏仍是無瑕的,這表示在Jamal 心中她仍是那個美麗的Latika,他永遠都會記得她這美麗時的模樣。這可以是很浪漫亦可以很「娘」,但一用倒鏡,整件事就型起來。

Slumdog Millionaire 整體水平很高,有人質疑這部電影有沒有資格成為奧斯卡的大贏家,我倒認為當之無愧,拿獎的不一定是艱澀、拍得嚴肅的作品吧!我認為Sumdog Millionaire 做到雅俗共賞,這一點相當很難得。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HKIFF又令我破多次財

我用了個幾鐘響HKIFF 廢到爆的網上售票買了以下的戲票︰

23/3 2130 About Elly(Grand Cinema)
24/3 2130 Love&Other Crimes (太古城)

29/3 2015 低空飛行的天使(時代)
30/3 1915 東邪西毒(文化中心)

1/4 2115 Bergman Island (太空館) FREE
2/4 1915 別問愛是誰(文化)

4/4 1800 法老王之妻(科學館)
  2100 誰和誰和誰有路(大會堂)
5/4 1215 Gomorrah(文化)
  1800 魔幻女兒國(大會堂)
6/4 1915 荒天下之大教(大會堂)
7/4 1915 Crime is our business (大會堂)

9/4  1915 捷古華拉(文化)
10/4 1030 買起我老闆(文化)
   1500 中國(太空館)
 
 
12/4 1500 從印度到中國(文化)

18/4 2100 Bergman Island(太空館)

25/4 2100 夜(科學館)

28/4 2145 Summer w/ Monika(Art Centre)
29/4 2145 Passion of Anna(Art Centre)

1/4 1400 婚姻暗流(Art Centre)
2/4 1615 傀儡人生(Art Centre)
3/4 1415 Red Desert(科學館)
   1630 Zabriskie Pt(科學館)
9/4 2100 IL GRIDO (太空館)


本來正節期篩淨13 套,2 人同行26 張剛可以有10%off,
早已預計《東邪西毒終極版》很快會爆,於是選了多了一套做後備,
萬一東邪真係咁邪爆滿,還有一套後備充撐夠26 張票,
結果一如所料,東邪真的很邪地爆滿,於是我便買了後備的戲票,
更更更邪的是,買完發現,東邪由爆變未爆囉!
&^%$#$%^ygffgu^%$rtyh!結果?我單次再買多次東邪,$120 兩張票沒有discount 之餘仲要俾多次貴到嘔的service fee!
而家變正節期睇14 套....

我有某些或看過Bergman 跟Anotonioni 的電影或影碟,今次回顧展我反而看得比較少。現盤算Bergman's Island 的如意算盤會否打得響。一直很希望可以看到Scenes from a Marriage,今次得償所願了!其實《婚姻暗流》本身是否譯作《婚姻背後》?總覺得叫《婚姻暗流》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