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你到底是誰,細路》 梁文道

我深信,當前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是香港自六七事件之後最「政治化」的一代。請想像一下如果你剛剛大學畢業,你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工作,就算有工作,起薪點可能也只有四、五千塊,而且不保證明年你還能守住這份工作這份收入,唯一有保證的是繳還貸款通知書,你怎麼辦﹖過去二十多年,大學文憑自動成為穩定收入和可見前途的憑證。今天有誰可告訴你,你的前途在哪裏﹖不只大企業不能讓你看到一條清晰的晉升階梯,連一向被認為是鐵飯碗的公務員和教師也都成了隨時踩得爛的膠飯盒。工作的不穩定不只帶來經濟上的威脅,還毀壞了一個人的生涯規劃。「四仔主義」階梯式的人生計劃只是一種傳說,而非現實。剛離開大學甚或中學的你,不敢預算什麼時候才是成家的最佳時機﹔更不知道退休的確切意義是四十多歲就再無機會,還是孤苦無依的淒涼晚年。上一代的過來人語在這一代完全失效,教你做人要穩陣是種笑話,教你靈活機靈但你看不到什麼機會,教你儲錢供樓更等於害你。家長的經驗在他們自己身上得到了最慘痛的現實教訓。所以你雖然畢業半年還沒有工作,卻也不能倚靠家庭,你的父母是「負資產」、破產,還是領取有待削減的綜援,你自己最清楚。  

雖然社會上很多人都以為你醉生夢死,鍾情消費享樂,但他們沒想過當你再也沒有零錢去吃自助餐、唱K甚至看電影的時候,你怎麼辦﹖已經過剩的年輕人消費雜誌不過是場虛火,因為你知道存一年的錢也不會買得起一個LV手袋(除非你再碌爆一張卡),但你透過看十塊錢一期三冊的雜誌去吊癮。六七暴動之後,政府用文娛康樂活動去吸納年輕人的精力,粉飾太平,今天它還能做什麼﹖

當年的香港據說是一個經濟開始起飛,機會無限的地方,今日的香港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可是你還要聽成功人士的教訓,聽一些CEO大談屬於他們那一代的智慧,甚至再聽百遍獨一無二的李嘉誠白手起家的故事。你雖然感到他們發奮的背景早已是可一不可再的歷史,但他們還是會怪你不夠自強不夠努力。是的,他們不理解這已經是個努力並不代表一切的時代,雖然他們知道成功要靠九分的努力一分的運氣(他們只是不知道對你而言那一分運氣原來不存在,又或者不知道該對你說什麼才好)。香港過去一直被認為充滿機會(換一個說法,是階級流動性高),這本來就不盡然。而今時今日的香港更是世界上貧富懸殊程度排名第五位的地方,階級流動的機會愈縮愈窄。政府繼續大賣吊詭的廣告,找一些可能沒空投票的偶像(請參考上一輪選民登記運動的經驗)叫你要做個參與政治的香港人,另一面又要大家搞好經濟別太政治化。你在七一遊行這個最有效的廣告之後當然會去做個負責任的好選民,只是你不肯定票該投給誰。因為立法會議員們的平均年齡比你多上一大截,他們既沒清楚地為你說過話,也在說一些不屬於你這一代人的政治想像。你體會到你和你的家人生活捉襟見肘,但不明白投資者的信心為什麼比你午飯能不能不再吃麥當勞還重要,中學公民教育沒教過。你是誰﹖我在遊行的人群裏看見你和友伴洶湧躍動,有如即將爆發的熔岩,而他們還在數人群裏有多少專業人士、多少中產。 


摘自12/7/2003 明報副刊專欄「剎那懷想」

3 則留言:

Agnes Tse 提到...

講真, 我都不確定自己到底是誰.

我最討厭兩句說話.

一: "做住先囉", 呢一先就先左幾年, 親戚見到面再講N次.

二. "係咁架啦". 出自長輩口中, 只覺佢地與世與爭. 出自同輩口中, 就覺得佢地完全妥協, 浪費生命.

瑪嘉烈 提到...

agnes: 句一同句二都係出自對現實的無奈...

chengkaren 提到...

good sharing,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