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關於Summer 的500 天




我仍然沒心機寫500 Days of Summer,但不寫又好似不行。略說好了,沒有什麼組織可言,說到底不是什麼影評,只是一些觀後感而已。

我很笨,以為500 Days of Summer 是指500 個夏日天,誰知原來是老外玩吃字,Summer 是女主角的名字。

電影說 This is not a love story,Poster 再說多一句This is a story about love。說到底,這是一個關於失戀的故事。神女無心,襄王有夢,一段感情玩夠了500 天就完。有人說,戲中把男女傳統角色掉轉,女的是playgirl,男的卻要commitment,煞是有趣。我卻認為,電影一定要這樣拍,才可以拍得有趣及輕鬆,否則就是老外版的《十二夜》,因為女孩子失戀多數是比男孩子來得慘烈。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不認為Summer 是playgirl。於我來看(當然可以看錯啦),女性是當不了playgirl 的,當她對一個男孩子無法承諾時、無法投入一段關係中,只得一個原因,就是不愛。當女性真正愛上一個人時,她不用你要求自己已想commit 之餘更想對方commit。結果電影到最後,可能是怕觀眾不明白,還是畫公仔畫出腸,突然結婚了的Summer 承認了欠缺了愛是她對Tom 這樣「無情」的真正原因。這亦是我最不喜歡的部份,說得這樣明白就不好玩了。

其實啊,不只是女性,男性亦言。大把男性跟女朋友來個長跑後都不願結婚。分手後不久就跟另一個新女朋友結婚了,說到底原因不外是(除了奉子成婚)因為他不夠愛你,及他不想娶你吧。

我說這是關於失戀的電影,是因為它安慰了失戀的人︰沒有什麼真命天子、沒有什麼命中註定,一切都是巧合,所以由得過去的過去,放眼其他可能性好了。而可能性總是存在的。

所以啊,電影在故事意念上非常的落俗套。

亦因為如此,才需要比較創新的拍法才可以令到電影避免落入被評為「普通愛情電影、小品」等類別,所以就採用了不跟時序的跳躍式拍法。本來2 個人開開心心春風滿面,一跳到100 多日後就變成死氣沉沉來作個強烈對比,亦反映出男主角如何被自己的一廂情願/Summer 牽著走,亦因為這樣拍,才顯示出男主角單純及傻氣得可愛--而女性觀眾多數都很buy 這種在現實中幾乎都不存在的男性角色。從Marketing/角色設定上來看,十分成功。

而我想這部電影最令我醒神的地方,是中後段那一個Expectation vs. Reality 那一幕。把畫面一分二不是新鮮事,而其實一分三、一分十六在其他電影都有出現過,但電影中的一分二卻是把男主角的主觀願望及現實情況同時表現出來,讓觀眾可以立時有對比,知道男主角的願望落差有幾大。個人認為,這是電影中最有心思的一幕。

我最驚喜的,是看到電影中玩了Ingmar Bergman 的電影;其次是男女主角去看了男主角最愛的The Graduate (1967),Summer 看到結局時哭了,我認為這一幕用來了解Summer 的角色性格簡直有點晴的作用,但重點是要觀眾有看過The Graduate 才明白吧。


-----------------------------------

我不認識Donald Kwan,他都不認識我,我們完全沒有任何形式的交流,甚至連言都沒留過。我是因為Agnes 的blog 才留意到Donald Kwan 的blog。相信他也是吧,所以我才曾經有幸被他連結過我的文章。他是個影痴,看電影之密令我甘拜下風,雖然我跟他對很多電影的看法都不相同。他blog 上那句「人生要快樂... 40%來自與生俱來,40%由自己去選擇,餘下20%就是不斷有好電影可看...」令我一看難忘。他看電影勤力,寫觀後感更勤力,令我自形慚愧。見他久未update blog,原來是因為他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我們互不認識,但一個我不時會留意的blog 的blog 主離開了總令我心情不好。雖然互不認識,但我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仍能看戲。

唉,生命真是無常。

2 則留言:

Agnes Tse 提到...

我是看了你這篇文章才知道Donald Kwan兄的事... 我跟他素未謀面, 頂多是同場卻碰不上. 年中我還推薦他接受明周訪問. 他是我極之尊重的一位熱心影迷! 我很難相信這個事實...

瑪嘉烈 提到...

我自己都覺得很震撼,太突然了.... 可幸的是他應該去得很安詳,是一種福氣.... 你可以到http://our-donald-kwan.blogspot.com/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