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經歷八年日本侵華,然後就是國共內戰。從故鄉千里迢迢的走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人生已起了不能回轉的變化。就算不到香港來,不離開的人,每個都有一個沉重的故事。
當我真正對祖上這一段歷史有興趣時,可以問的人,都已經不在了。剩下的已經是已成為祖母的姑媽,可是她願意提的,多是她對父母--即我的祖父母--的印象。「你爺做的生意不知有多大,幾乎什麼生意都做。你嫲不識字,可是卻是個厲害角色,腦筋比很多人都好。如果你嫲識字的話,可認真不得了。」其他關於那個時代的歷史,她只會輕輕帶過,不願說得太多。我想,大概是不願回首吧。有誰會想到,你本以為永恆不變的事物,到頭來卻是永恆地改變--剎那天地,滄海桑田?
所以,當我知道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寫的是什麼時,就覺得不看不能。讀完後,我真的很感激龍應台寫了這書。我無法從我祖上得知的事,她都幫我寫了。
雖然她書中所提到的人和事,都不是我的祖父母,我卻深深地感受到,那個時代,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一樣的--顛沛流離,流離失所。特別是她說起她母親美君那一段對那個早已面目全非的故鄉的情懷,我總好像嗅到有點熟悉的味道。因為我也聽過一段相似的歷史。祖母對故鄉、甚至是所謂的祖屋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六十年前,可是那個地方早已不見了。之前聽姑媽說過,他們走時,她的祖母,即我祖父的母親,仍然留在祖屋。我祖父走時,本以為很快就會回故鄉去。沒想到他這樣一走,就是跟他母親永訣了。姑媽說︰「你爺爺很孝順的。」我其實很想知道,我這個曾祖母究竟後來怎樣?她去時爺爺知道嗎?知道她葬在哪嗎?更重要的是,一九四九之後那個更動盪不安的時期,她究竟有沒有因為她兒子身份的關係,遭遇到什麼樣的對待?我想曾祖母去時大概很孤苦,最親的都不在身邊。我很想問,卻不敢。我知道,這是另一個所謂小人物,即龍應台口中所謂失敗者的一段失落、沒人在乎但又令人傷痛的歷史。
書中所呈現的戰爭狀況,是完全超出我想像。不是特別的殘忍,卻特別的悲慟。這本書所說的,又豈止是中華民族的傷痛?她說的,是整個人類的傷痛。《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令我真正明白,就算是打勝仗的那方,勝利真的如此光榮,背後卻有更多傷痛及犧牲。「一仗功成萬骨枯」是真的,但這句話沒有提及的是,那些成就這些勝利背後的士兵、軍官及平民,對最後都只會變成無人過問,被世界遺忘、只得親人掛心數十載而又不知下落的枯骨。打仗有勝有敗,但面對戰爭,任何一方都只會是輸家。
「兩個小男孩」寫到一個台灣人尋找父親的下落。父親本是醫生,在台灣仍是日本殖民地的時代,在戰爭末期,被「徵召」到南洋去,結果葬身於大海。日本人送上骨灰盒子,內裡卻空空如也。在殖民地時期,他因為父親這個「光榮」的身份而被人善待。日本人走了,國軍來了。這個「父親幫日本人打仗」的身份卻使他被人鄙夷。他只想找到父親的骨灰,但到現在仍然不知道可在哪裡找。
然後書中寫︰
鄭宏銘到今天都還覺得想不透︰父親錯在哪裡?診所荒廢了,家裡有年輕的妻,一個一歲大的愛哭愛笑的孩子,醫學院畢業的父親,難道想去戰場赴死嗎?生下來就是日本的國民,難道是他自由的選擇嗎?
我想,這正正點出了整個時代的人的悲哀。他們沒有選擇的自由,他們只是剛巧生在發生戰事的地方、被國家機器擺佈而已。這是時代的巨輪、命運之哀曲。而身為人,又可以如何抵抗?
人們說,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會邊讀邊哭。我由一開始就已經哭,讀到最後心情越趨平靜。本來打算分開兩晚來讀,結果忍不住一晚就看完。這是一本好書。真的,我從未試過,讀完一本會對作者心存感激。就算有人嫌它比較鬆散,我卻認為這書可為人帶來另一個角度的反思。
讀完我相信,內地沒可能不禁此書,儘管這書並不是衝著中共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