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The 33rd HKIFF︰我的Bergman Medley

今屆國際電影節再辦英瑪褒曼回顧展,這次是壓軸卷,將會播放九部Bergman 後期的作品,以及一套紀錄片。九部之中有五部已一早觀賞 ,趁回顧展開始之前便寫寫吧。但一次寫五套未免太吃力(我渣嘛),所以先來個簡短的觀後感,然後綜合的寫一寫吧。







Cries & Whisper《哭泣與耳語》1972


一如簡介的說(簡介很少這麼老實),Bergman 說過,他在構思其他作品時都是當黑白片來拍,唯獨這部,他一開始已很堅定的打算把它拍成彩色片,可能是這個緣故,我認為這是Bergman 電影中色彩最豐富、畫面最美的作品,Sven Nykvist 實在功不可沒。如上圖,不是很像一幅油畫嗎?所以這部電影,應該入戲院觀看,你才能真正體會它有多美。










The Magic Flute《魔笛》1975


看時我不禁驚喜,這是一套最不褒曼的褒曼作品,而且,是一套歌劇。Mozart 的音樂非常動聽,愛音樂的人一定看得好高興。作品輕鬆愉快,不同Bergman 大部份作品,看後不會心情沉重。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Bergman 連「中場休息」也拍進去,明明看著是上中世紀打扮的人在唱在跳他們突然變得很現代的抽煙、玩啤牌,煞是有趣。







Autumn Sonata《秋之奏鳴曲》1978


我極喜歡的作品,拍得極有張力,Liv Ullmann 及瑞典另一國寶另一褒曼Ingrid Bergman 由頭帶到尾,英格烈演得好,Ullmann 的演技直情去到神級地步,坦白說,這部電影十分依賴演員的演技去支撐,因為本身故事性不強,娛樂性接近零,如果演員的表現稍有差池,電影就會變得很難看,而Ullmann 的表現令我越看越投入,看得我目瞪口呆。我也認為這作品比Fanny & Alexander 更出色,是Bergman 晚期傑作。






Fanny & Alexander《芬妮與阿歷山大》1982



這部電影本應是Bergman 最後一部作品,直到Saraband 的出現。我認為以這部作品作為Bergman 作品的完結篇其實很完美,因為這部作品是Bergman 過往作品的總結,他過往作品中所牽涉的題材都放在這電影中,而且更是Bergman 自我投射最多的作品。







Saraband《夕陽舞曲》2003


我看了Saraband 2 次,第一次就是數年前的HKIFF。然後因為看完第一次後念念不忘,於是再看DVD。遺憾是我還未看《婚姻暗流》,因此不能用兩者作對照,亦無法視Saraband 為續篇。看DVD 時亦有看the making of ,驚覺原來Saraband 全是用廠景拍,有「估你唔到」之感。


Bergman 的前期作品焦點在於形而上學的哲學命題︰上帝存在嗎?當然不是部部作品都關於這命題,但令他成為蜚聲國際的電影大師的,或被視為佳作的,多是關於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直到1963年的《沉默》後,褒曼轉易探討更「現實」的題材,就是人之人之間的關係,又或者再明顯的,是跟至親關係的惡劣所帶來的痛苦。Bergman 的電影,調子從來都沉重都很,Bergman 最強的地方,是很能夠把人內心的痛苦及恐懼,非常赤裸裸地表露出來。我認為一個幸福及快樂的人,不會愛上甚至明白Bergman 的電影,因為他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痛苦,及有多痛苦。


褒曼的後期電影,總令人看完後覺得很痛,當從小到大你所接受的教育是說五倫關係應理多和洽、大家如何相親相愛,Bergman 卻把現實一面告訴大家,誰說父母親一定愛自己的孩子?誰說夫妻間一定相愛?誰說兄弟姐妹之間一定可以融洽相處?其實只要大家每天翻開報章,就發現現實世界每天都在推翻你小時候所被教育的童話世界般的意識形態。Cries & Whispers 及Autumn Sonata 中表現的就是這種殘酷。

在Autumn Sonata 裡,Liv 對飾演母親的Ingrid 說出多年內她對母親如何的痛恨,一切都源於母親的「綿裡針」︰表面上溫婉動人、高貴大方,其實對女兒極冷淡,冷得令女兒感受不到任何愛。母親的高要求多挑剔,令到女兒自我價值及形象極低。母親卻表白,因為自己得不到母親的愛,所以她也不懂去愛,她坦言她無能為力,她也希望得到幫助,得到愛的安慰。可是剖白過後,母親立即走了,再找另一些人去滿足她被愛的需要。Cries & Whispers 中,兩位妹妹跟丈夫關係疏離,三姐妹之間的關係更是如冰,大姐因大病走了,兩姐妹互相憎恨,大姐「復活」要求兩位妹妹的愛,一個坦言不愛姐姐,另一個卻因恐懼而拒絕,只剩下傭人無條件付出。傭人因早年喪女,她把感情都投射在需要人照顧的大姐身上,大姐因童年自覺得不到母親的疼錫,臨死前卻要從傭人身上找尋母愛。就算Saraband 中,身為父親的都不知道自己女兒已有精神病需要住院。


為什麼Bergman 的電影總是痛苦?我在想,可能跟他童年有關吧。Bergman 的感情生活「一塌糊塗」,或許是他童年時父親對他過於嚴厲,兩父子關係惡劣,令他不懂好好去愛有關。這些跟至親關係惡劣的橋段,總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中。這,或許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事,而抒解辦法,就如《野草莓》的結尾,只有想起父母對他曾經出現過的愛,才能暫時得到一絲安慰。

10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scenes from a marriage我看的是電視版, 而不是今次上映的電影版, 六個episode近五個鐘全是夫妻兩人的對手戲, 素來都覺得捕捉人物神態, 那些大close-up在bergman手中特別好看

是的, 由第七封印至the silence, 很多都談上帝存在的問題, 但我感覺這時期的電影跟之後的, 其實分別未必好大, 因為就算談上帝, 佢都唔係要為存在與否置可否, 而一直都係眾焦在人的自處之上

瑪嘉烈 提到...

這次回顧展,我最期待就是scenes from a marriage。唔知你有冇睇autumn sonata?佢入面的close-up 好正。

我記得bergman 講過,佢唔再focus 響上帝存在與否,係因為佢認為,存在或存在又如何?人總要繼續活下去,所以他不會再為這問題兜兜轉轉~~(其實我覺得,bergman 根本唔認為上帝存在)

ab_jj 提到...

scenes from a marriage應該很對你口味, 跟autumn sonata一樣, 那些對手戲最好看

是的, 存不存在根本不是重點, 這點在"winter light"中講得很清楚, 其實有冇神都唔太重要,反正人o係世上依靠的是愛,耶穌能夠一直堅忍釘十字架之苦,同神本身存在與否唔大關係, 佢撐得落去, 係因為佢愛神愛人之心, 這是義無反顧的, 放在凡人身上都一樣, 你得緊抱你相信的價值、信念, 而不是遇到困難就質疑它, 動搖自己的根基

Agnes Tse 提到...

看你這麼寫, 覺得褒曼跟法斯賓達很相似: 童年生活影響了終生待人處事的情感. 兩人都以電影揭露人性痛苦, 褒曼尚且有懺悔之意, 法斯賓達反省卻選擇自毀.

褒曼雖被長子長期憎恨, 卻幸運在臨老時找到另一個英格烈與子皆老. 法斯賓達非要傷害身邊所有人, 去平衡自己的痛苦失落.

說得對, 幸福快樂來得容易的人是不會喜歡他們的電影. 若然要選擇其一, 我寧選前者. 因為後者去得實在太極端.

瑪嘉烈 提到...

ab_jj︰要堅守自己的belief,從來唔容易。

agnes:童年生活影響了終生待人處事的情感--> 這點我相信Truffaut 亦是其中一位代表者。Fassbinder 我只看了一套,有冇好介紹?

ab_jj 提到...

法斯賓達, 最喜歡的還是ali: fear eat soul

Laurex 提到...

此文已刊於: http://www.hkifflink.net/2009/03/27/2520/, 謝謝!

Agnes Tse 提到...

比較易找到來看的是"柏特娜的苦淚"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和 "十三個月亮"In a Year of Thirteen Moons, 都是根據他自己的affair去改篇.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婚事該是他的高峰. 提提你, Fassbinder的電影通常沒有好下場.

瑪嘉烈 提到...

我唯一看過的fassbinder就是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謝各位的推介,有機會一定會看看!

ab_jj 提到...

電影中心而家都有好多法斯賓達dvd可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