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精英制度同樣抱著質疑態度的羅斯金(John Ruskin),以他自己四十年來遊歷各國與許多富人和窮人接觸的經驗,在《給那後來的》(Unto This Last)一書裡,用嘲諷的語氣對於這兩個陣營的品格分別做出歸納︰
一般而言,富有的人通常勤奮、果斷、驕傲、貪婪、準時、細心、明智、古板、冷漠、無知。至於貧窮的人,要不是徹底愚笨,就是充滿智慧、或者可能是懶散、莽撞、謙遜、思想周詳、呆板、充滿想像力、心思細膩、學識廣博、浪擲金錢,又或者是會在衝動下從事惡行的人,也可能是笨拙的惡棍與公然盜竊的小偷,再不然就是仁慈虔誠的正義之士。
換句話說,各式各樣的人都可能富有,也可能貧窮。這也就是當初耶穌最早提出,後來在十九至二十世紀期間,又經由許多政治思想家以世俗語言重新強調的那個概念︰我們沒有什麼特權以收入多寡來決定對人的敬重程度。一個人的富有或貧窮,是許多外在因素和內在特質作用之下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了運氣與環境、疾病與恐懼、意外與發展遲緩、正確掌握時機與時運不濟。
在比羅斯金和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早三百年的時代,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就曾經強調過各種交互作用的因素對人生的影響。他提醒我們,要記住「善變的的機運在我們獲取榮譽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經常看到機運趕在優秀表現的前頭,而且經常是大大超前」。我們只要客觀檢視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應該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多值得驕傲或羞愧的理由,因為有許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根本不是我們自己所能夠控制的。
在反對這套假設(現代社會的成功理想及快樂的三項假設)的作品當中,就屬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論不平等的起源》(Discourse on the Origin of Inequality)最具啟發性也最為流暢。盧梭首先指出,不論我們認為自己是多麼獨立思考,我們對於自己需求的理解程度仍舊低得可怕。我們的內在心靈極少明確指出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獲得滿足,而即使我們的心靈真的咕噥了什麼,這些指令也可能基於錯誤的理由或互相矛盾。與其把心智比擬為知道自己應該吃些什麼以維持健康的身體,盧梭反倒認為,心智比較像是縱情逸樂的身體,實在上需要喝水,卻吵著要喝酒,實際上需要躺在床上休息,卻吵著要跳舞。我們的心智極易受到外界影響,而以為自己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夠獲得滿足。我們的心靈所發出的微弱聲響,很容易遭到外界的聲音所掩沒,而使得我們難以專心從事那追求正確目標的艱巨任務。
由這項答覆就可以了解到,盧梭為何甘冒不韙,一再強調人其實難以自主決定什麼才算重要。人對於自己的心思應當放在何處,以及應當重視哪些事物,才能夠獲得快樂,原本就非常容易及到別人的意見所影響.....
--《我愛身份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