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樂事件鬧得熱烘烘,全城搞個罷食行動,結果人民力量萬歲。
我於面書上被邀請了好幾次參加這活動,但我一次都沒有click 到 'I'm attending',不是因為我覺得行動不值得支持,而是我厭倦了面書上這些邀請。
我覺得'click' 只是一個表態,click 完也不代表會行動。沒click 也不代表不罷食,事實上我也很久沒幫襯大家樂了。
我回去了一個很熟悉的地方,舊居。
我跟林一峰林二汶是老街坊,雖然他們不認識我。那是一條現正買少見少的舊屋邨,幸運地政府沒打算拆卸,相反還會把它綠化。
舊屋邨的特色是多小店舖。我小時候已見慣見熟的小商店今天仍然存在。
然後我想,其實我們--我相信大部份香港人都是--從小就幫襯這些小商店,究竟從何時開始我們「被迫」要幫襯大連鎖式集團的店舖呢?
小時候,家人買報紙買雜誌是幫襯報紙檔;外出吃飯是去小型酒樓、大排檔、茶餐廳;買菜是到街市;買零食汽水到士多去;買醬油買米到雜貨店;買文具到文具店;買哥士的電線等到五金店等,從小已經是這樣生活,為何現在不可呢?
我們太習慣連鎖式集團的存在了。我也曾經「幼稚」過,覺得有大型商場好呀、住所樓下有百佳有七仔也很好,方便嘛。你想買的東西,去一去超級市場就行了,不用去完東家去西家。基本上你想買什麼,它們總可滿足你日常所需。
然後呢,不知不覺間那些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小商店已日漸消失。
茶餐廳變得少了,你們不覺得嗎?我覺啊,很多都變成連鎖式快餐店或連鎖式高級茶餐廳。當然領匯「功不可抹」囉。
茶餐廳本來就是奇妙的地方,它正正代表著香港的木土文化、本土的飲食文化。它們靈活多變,無論你想食粥、粉、麵或飯,茶餐廳都可滿足你。每一間賣的食物都大同小異,可是每一間的味道也不一樣。大部份茶餐廳的店面裡不是也有一個小廚房,專負責麵食的嗎?你知道嗎?從這個小廚房所處身的位置你就知道他們做的粵式或是潮式的粉麵啊。茶餐廳所包涵的是很深厚的香港本土文化底蘊,以及人情味。我去開的一間茶餐廳,食物不怎樣,可是跟樓面阿姐「有兩句」,每次見面都「阿姐」前「阿姐」後。我以前每天都幫襯同一間大家樂,那裡的員工就算認得也好,也不會這樣打招呼。真奇怪啊,這不是另一種「最熟悉的陌生人」嗎?
報紙檔呢?聽老師說,報紙檔的出現跟《南華早報》有密切的關係,而且他們大多依賴著酒樓而生存,然後連鎖式便利店的出現把這些報紙檔趕盡殺絕了。我家長期訂閱《蘋果日報》及《壹周刊》,不是跟壹傳媒訂,而是跟樓下的報紙檔訂。他們會每天都上門派報,幫襯得久了,有時忘記交月費,小老闆也不介意,也不會因為你未交錢而「暫停服務」。這一種講求互信的關係及人情味是便利店取代得到的嗎?
我覺得罷食大家樂這行為的確有意義,但我關心的出發點跟別人有些不同。大家出來行動是為勞工階層發聲,我不吃大家樂,不是因為大商家的剝削,而是我不想我的生活充滿著「大家樂」。我看見小時候的商店,也突然想到,其實我們的生活真的不用依賴連鎖式集團,我也不想這些小商店被大集團迫得生存不到因而消失--也已經消失得更多了。那些小商店的老闆、員工何嘗不需要生活?
為何不把「罷食大家樂」一直延續下去、延伸開去?不是完全不吃--事實上連鎖式的員工也需要生活--而是盡量少幫襯吧。可以選擇的話,何不幫襯報紙檔、小型酒樓、大排檔、茶餐廳、街市、士多、雜貨店、文具店、五金舖等多一些?不要等到這些東西消失後才懂得懷念懂得後悔懂得珍惜。
你有多久沒見過這種雜貨店?
2 則留言:
agree. 領匯的確好恐怖. 我都係住屋邨, 呢1年, 樓下商場+街市都變到我就快唔認得.
我舊居街市不屬於領匯範圍,真係好好彩,冇咩大改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