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Metropolis
第2 次看Metropolis。我第一次看的是美國版,因此這restored original cut 真的帶給我全新感覺。就像事後Q&A 環節中Martin Koerber 說的那樣,美版被剪成Frankenstein 般,的確我一直都覺得Metropolis 是純粹sci-fi,主要講Cyborg。復修後才明白原來machine man 只不過是配角,更加突出了以剝削、class conflict 為核心的主題。
83 年了,今時今日看Metropolis 你仍然覺得這電影很前衛︰一是因為它的題材永不落後。我邊看邊想起香港現今的情況,鬧得熱哄哄的最低工資、沒有最長工時,工人日復日被資本家剝削著。二是因為它那影響後世無數sci-fi 的設計。它甚至預言了視象電話的出現。片中Joh Fredersen 跟工人Grot 用通訊設備溝通,Jon 那一台設備是可以看到Grot 的即時模樣,根本就是video call 嘛!你無法不嘖嘖稱奇。Metropolis 很舊的同時也很新。
"We shall build a tower that will reach to the stars!" Having conceived Babel, yet unable to build it themselves, they had thousands to build it for them. But those who toiled knew nothing of the dreams of those who planned. And the minds that planned the Tower of Babel cared nothing for the workers who built it. The hymns of praise of the few became the curses of the many - BABEL! BABEL! BABEL! - Between the mind that plans and the hands that build there must be a Mediator, and this must be the heart.
Metropolis 處處充滿了宗教符號︰七宗罪、Babel、Maria 的名字及角色設定、Freder 這個Mediator 角色、啟示錄的末日預言,到最後2 個階級於聖堂中靠mediator 和好,但這電影是否真的有宗教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個人認為,宗教符號是用來比喻,讓觀眾去解讀電影當中的政治主題︰ruling class/capitalist 跟working class 之間是永遠無法互相了解大家的想法,於是他們非常容易處於對立關係,所以他們之間才需要一個協調者,猶如耶穌或其他聖經中所提到的先知般,成為造物者與人類之間的橋樑。相比起馬克思主義中所提到的革命,Fritz Lang 所提倡的方法明顯溫和得多,或者這表示了他比較樂觀,認為2 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可以靠中介、溝通理解去解決。
Metropolis 是偉大經典,復修後更見精彩(看美版我頂多只覺得設計很好,其他沒什麼大不了),故事也變得完整、概念更加清晰。83 年後仍然令人津津樂道,如此經典豈能錯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3 則留言:
好在之後都仲有得睇...
已連線!!
http://www.hkifflink.net/2010/04/05/4799/
我遲左訂唔到飛...
幾時仲會有得睇???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