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佳就會不停看戲,最近看了不少電影,心情有多好可想而知。
這兩個星期看了Andrei Tarkovsky's
The Mirror (1974)、Luis Bunuel's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 (1972) 及
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朦朧情慾對象) (1977)、Jean-Luc Godard's
Masculin Feminin (1966)、Ken Loach's
Sweet Sixteen (雙失十六歲) (2002)及李安2005 年的《斷背山》(對,我現在才看)。將會再看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童年》、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1972) (對,我終於都看法斯賓達了!)及今村昌平的《人類學入門》。
看了那麼多經典,我最喜歡的卻是Jacques Tati's
Playtime (1967) (港應譯作
積葵‧大地的嬉戲時間吧?)。
《嬉戲時間》講述一班美國遊客及由大地親自飾演的胡洛先生待在巴黎一天中所發生的事。
大地的《嬉戲時間》長達兩小時,對於現今看慣西片的觀眾來說算是小兒科,但兩小時的《嬉戲時間》裡其實根本沒有情節可言,對白更小得可憐,但你卻會看得趣味盎然。片中運用近乎默劇的模式,只靠演員們的肢體語言把一套喜戲帶給大家,所以如果看倌們一個不留神沒有留意銀幕上所發生的事,就不會明白這部喜劇有趣在哪裡。
但大地的《嬉戲時間》不是單純的一部喜劇,它有點像差利卓別靈的《摩登時代》。《摩登時代》用喜劇手法去表達工業革命對社會,特別是工人的影響,我一直認為《摩》片可以用作馬克思思想的教材,覺得馬克思所說的太深奧的人,去看看《摩登時代》就會有些少頭緒。
相隔三十年之後的《嬉戲時間》,想表達的就是大地對現代化、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化的想法。片中的任何建築物都是一式一樣,全都是落地大玻璃的門及窗,每一幢辦公大樓,甚至住宅內部設計都是一樣的--全無性格可言,簡潔得令人混淆,例如電影中第一幕我們看到一座大廈的大堂,一位太太不停提醒丈夫睡衣放在袋裡,令觀眾誤以為他們身處在醫院,但其實那是機場的大堂。一開始無性格的現代化建築物蒙蔽觀眾了的眼睛,亦為胡洛先生這位代表舊式人物會在現代化的巴黎中亂打亂撞揭開了序幕。玻璃門窗這物件貫穿了這部電影,甚至是電影中的靈魂,由落地玻璃所組成的高樓大廈是現代化的產物,乾淨無瑕的玻璃能反映影像,亦令人看穿玻璃後的景物,片中很多有趣的片段都是跟玻璃有關,於是胡洛先生迷路了,同時美國旅客笑言︰無論我去到哪我也覺得我身處在家!
雖然電影中有像嘲諷美國文化的片段,例如旅客特差的衣著品味、胡洛先生寧要肉卷都不要噴滿有顏色忌廉的糕點等,但大地其實是用抽離的態度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拍攝《嬉戲時間》多過用批判的態度去表達他對現代化及美國化的想法。因此,不同於每人都是重要角色的群戲,《嬉》中根本就不存在主角及配角等--電影根本沒有故事可言、片中有名字的角色少之又少、大地更不用近鏡頭去拍攝演員們的面部表情--你根本無法揣測電影中角色的心情是如何。大地只不過是把他對現代化的觀察所得拍下來,所以電影不會集中於某一兩個角色身上,全片用第三者角度拍攝,用鏡頭捕捉電影中一連串小插曲的概況。大地不去批判,不去評論,這些都留給觀眾如你和我去做。
現代化、科技帶來了簡約主義,卻令到人更機械化及非人性化,例如電影結尾中胡洛先生在百貨公司中買了絲巾付款後欲離開時,職員卻堅持要他在寫有「出口」的隊伍排隊,令他錯失了親手送絲巾給芭芭拉的機會。這都代表了現代化為人類帶來了荒謬。
在電影中,你基乎看不到任何象徵巴黎,甚至法國的東西。為了拍這部電影,大地在滿有特式的巴黎城外打造一座大地城(Tativille)出來,片中的機場客 運大樓、高樓大廈、馬路等全都是搭出來的,因此被稱為法國最貴的電影之一,大地亦因此欠下巨債。全片中唯一看到關於巴黎的事物就只得三件︰從玻璃門所反映出來的艾菲爾鐵塔
及蒙馬特區的聖心大教堂,以及胡洛先生送給芭芭拉印有艾菲爾鐵塔圖案的絲巾,而諷刺是美國旅客到巴黎後卻從沒到過這些名勝--如果現代化、美國化或全球化(whatever you name it)都只不過為世界帶來單一的話,旅行觀光的意義在哪裡?一個都市的靈魂在哪裡?地靈就人傑,沒特色的地方就只會培育出小人物。看罷,你會慶幸巴黎仍然保存它一貫特式,因為歐洲人討厭單一化並視之為bad taste,以本身已擁有的十八、十九世紀的建築物為榮,亦不欲改變,不想刻意追求現代化或乜乜化物物化(猶記得法國人對貝律銘於1989 年為羅浮宮加建的玻璃金字塔這所謂傑作是如何嗤之以鼻嗎?)
全都是落地大玻璃的大廈及住宅像不像今天很多發達大城市有擁有的特徵?你看香港新落成的IFC、ICC又或所謂新式呃你呎價的豪宅全都是落地大玻璃落地大玻璃落地大玻璃,全無性格特色可言,香港越見失去活力。或許地產商甚至香港政府應該看一看,再反思一下香港的名為重建實為地產項目該如何發展下去,為什麼巴黎永遠是人人趨之若鶩的巴黎,香港只是一個枉稱國際城市但卻越趨單一化、飛不起的亞洲四小龍。
大地這作品永不過時。雖然沒有情節可言,但片中每一幕每一鏡頭都是大地的代言人。他為拍《嬉戲時間》而破產,《嬉戲時間》卻成為電影經典,而且肯定是無可取代。